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同课多例”视角的《背影》名师课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10:05
【摘要】:语文名师是被语文教育界认可的并且能产生一定影响力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他们在教育一线中总结出教育教学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践行于实际教学,他们在语文教学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从“同课多例”视角对语文名师课例进行比较研究,从“教什么”、“怎么教”、“达到的教学效果”三个维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名师的共性和创造性,进而提炼出规律,为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提升专业素养的目的。本研究基于“同课多例”的视角,以黄厚江、李华平、王君三位名师执教的《背影》课例为依存,着眼于名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和语文教育理念,以他们的教学课例为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遵循“课例梳理—语文名师课例共性特征归纳与差异性分析—语文名师课例研究启示”的研究思路,探索三位名师教学的共性和创造性,得出在教师和教学方面的启示。论文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基于“同课多例”视角的《背影》名师课例比较研究的概述。主要从“基于‘同课多例’视角的名师课例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概述”两部分展开,为后文的研究分析打下基础。第二章是基于“同课多例”视角的《背影》名师课例比较。主要是从“教什么”、“怎么教”和“达到的教学效果”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其中,“教什么”侧重于三位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怎么教”主要从文本的切入点、主问题设置及文本精读方法的选择三个点展开分析;“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基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前提下进行总结。第三章基于“同课多例”视角的名师课例比较研究启示。提炼于语文教师素养以及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的方面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平;;语文:正道之述与解[J];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35期

2 唐子江;;从《背影》的解读之争看文本解读的界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28期

3 李华平;;探索语文正道 坚守正道语文[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年09期

4 张苏州;;黄厚江教学《背影》的共生智慧[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年08期

5 高殿杰;;在“本色”中“共生”——品析黄厚江老师的《背影》一课[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年06期

6 林红娟;;巧点拨 悟真情——王君《背影》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5年08期

7 李华平;;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29期

8 安桂清;;国际比较视野下的课例研究:背景、现状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9 孟祥洲;;人性的悲剧和忏悔——以鲁迅“三个顾及”解读《我的叔叔于勒》[J];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32期

10 蒋祖霞;;让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实践平台——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学生立场[J];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秦富;《祖父的园子》课例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许芳芳;《老王》课例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何涛;中学语文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及实践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夏爱云;基于课例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创文;中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汉云;论朱自清散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葛志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研究及其实施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6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16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