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圆锥曲线的解题研究
【图文】:
图 2-1 高中数学课标(实验版)对选修 1-1 的要求相对文科生,对理科的要求更高一点,学习的难度更大一些. 实验版课标对选修 2-1中该部分知识的要求如图 2-2:
1图 2-2 高中数学课标(实验版)对选修 2-1 的要求从课标要求上来看,实验版课标对文科文科的要求相对理科来讲,更注重对概念的. 但都是以椭圆为重点,,抛物线其次,对双曲线要求最低. 理科重点掌握椭圆、抛,对双曲线的要求为了解. 文科是掌握椭圆,对抛物线和双曲线均为了解.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对“圆锥曲线”的要求新课标将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活动四条主线[11]. 圆锥曲线属于“几何与代数”这一模块. 课标又将这部分知识分必修和选修性必修,并将圆锥曲线知识归到了选修性必修知识. 事实上这与实验版要求并无本质区别,圆锥曲线的地位依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 新课标对圆锥曲线掌握要求如图 2-3: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建华;;充分发挥教材中例习题的作用[J];教育革新;2010年08期
2 张元勇;;双曲线方程的探讨[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谢卫煌;;整合思想在数学有效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圆的标准方程》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5年13期
4 罗文军;;2014年全国大纲卷文科第22题的探究[J];数学教学研究;2016年12期
5 田卫东;;利用圆的方程推导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J];福建中学数学;2017年01期
6 陈佳佳;;“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课的说课设计[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7年02期
7 王海燕;;课堂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公开课《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考[J];中学数学;2017年01期
8 丁永刚;;“椭圆的标准方程”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索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17年01期
9 王成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教学实录与感悟[J];中学数学月刊;2016年12期
10 孟胜奇;;微专题九 直线与圆锥曲线[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霞;;《数学》(中册)10.1.3圆的标准方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白道洪;;“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教学设计[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中)[C];2006年
3 王俊敏;;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徐永;;圆的标准方程(人教版)[A];2012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主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米巧玲;;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6 许晓虹;;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7 李晓凤;;《8.4.1圆的标准方程》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8 王素玲;;椭圆的标准方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9 李金霞;;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第2节第一课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10 王丽娜;;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4.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河南省光山县 胡彦君;圆的标准方程[N];学知报;2010年
2 孟州市职业中专 行靖波;1116教学模式在数学课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0年
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1)[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丹丹;高中圆锥曲线的解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2 张丽;“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3 裘莹莹;上海高中生对抛物线概念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丁美娟;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高中数学预习中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谭昌龙;激光牛乳蛋白质快速测定标准方程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雨薇;MPCK及其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程琛;双曲线的发生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许莹;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朱大红;高中解析几何的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王伟霞;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9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3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