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6:42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地理教学界也发生了一场重大变革。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广大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指出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比如,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区域认知素养就明确指出要学生形成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所以,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开始受到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青睐。“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的地位,使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技巧对问题展开主动地分析和研究,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来实现其在知识方面的目标。通过查阅文献,笔者了解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总结“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一般环节。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结合区域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相切合,可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区域地理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笔者建构适用于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并以临县高级中学高二85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十五周的行动研究。此次行动研究分两轮进行,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之后,笔者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学习成绩仍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积极调整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小组竞争活动,通过竞争刺激学生思考,使更多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束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都较第一轮行动研究之后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十五周的行动研究,最终肯定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并得出以下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区域地理学习成绩。
【图文】:

柱状图,测试成绩,柱状图


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的教学中,学生在识记煤炭外运线路的时候就的疑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大卡车运煤?这时,就有学生注意到一句话: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交通运输体系。还有学生提问:山西省紧邻黄河么不利用黄河进行运输呢?面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黄河进行运输的方式叫做水运。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对水运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和下游的水文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黄河中下游不适合发展水运并列。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开始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到问题,而且能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常识进行联系。.2 试卷测试结果分析在第一阶段行动研究结束以后,为检测这一阶段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情况,级中学组织了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并把此次期中考试的地理成绩一阶段的测试结果。现把该班的考试成绩整理并制作如下柱状图:

柱状图,测试成绩,柱状图,学生


图 6-1 两轮行动研究的学生测试成绩统计柱状图从上图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出两次行动研究结束之后,学生的成绩的变化情况:(1及格线以上人数明显增多,由第一次的 3 人到第二次的 11 人,变化明显。更重要的是80-89 分分数段出现 2 人。(2)及格线以下分数段中,40-59 分分数段人数也由第一次的 15 人增加到第二次的 22 人;40 分以下分数段学生人数从 28 人下降到 13 人。(3)平均分也有了大幅度的高,由第一次的 41.28 到第二次的 49.35。整体来看,,经过第二轮的行动研究,学生的地理成绩得到了较好的提高。表 6-2 两次行动研究学生测试成绩对比分析表行动研究 班均分 校均分 差值 标准差第一次 41.28 41.98 -0.7 11.06第二次 49.35 43.57 5.78 13.82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第一次行动研究结束之后,该班学生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 41.2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颖;;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2 樊文霞;;“问题切入、案例推进”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改革尝试[J];地理教育;2013年03期

3 杨白冰;;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1期

4 黄莉敏;李家清;;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J];地理教育;2006年03期

5 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6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9期

7 刘儒德;论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2664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64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6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