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9:19
【摘要】:为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国足球发展人才基础,教育部表示,通过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的遴选,将树立一批校园足球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典型,推动广大中小学全面普及校园足球。贵州省织金县2016年12月被评为“贵州省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对织金县来说意义重大。本论文以织金县特色足球学校发展为研究对象,以该县的14特色足球学校为调查对象深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织金县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进行深入研究,从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现状:教师基本情况、学校场地设施、足球专项经费投入情况、足球特色学校课时安排、课余训练、足球竞赛、学生运动参与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显示:织金县足球特色学校学校师生比较热爱足球运动,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校园足球发展,足球特色学校高中、初中、小学比例为4:8:4,初中足球特色学校居多占据8所,高中和小学各占4所。研究还发现织金县足球特色学校存在学校场地设施,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足球专业教师匮乏,乡镇体育教师参加再学习再培训机会较少、足球教师课余训练时间与工作量不匹配、学生足球兴趣比较浓,但校园足球全面普及落实度不高、课时设置不合理,课余训练间歇性,竞赛交流机会少、足球“立德树人教育”功能认识不准、安全伤害保险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害怕受伤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建立机制保证校园足球运动健康有序发展、增加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保障校园足活动开展、增大足球教师队伍,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学质量、合理解决体育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广大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充分认识足球“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建立安全保险机制、培养学生运动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等策略,旨在促进织金县特色足球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织金县校园足球的普及及带动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织金县学校体育改革步伐,促进贵州边远地区特色足球学校的开展与可持续发展。
【图文】:
图 1 织金县特色足球学校体育教师性别、年龄统计图5.4.2 各足球特色学校体育教师性别情况从表 5 可以得知,织金县各足球特色学校体育教师性别和年龄情直学校体育教师比例高于乡镇学校(黑体字),从年龄结构上看,足学校教师都趋于年轻化,但是从性别上来看,14 所足球特色学校中,所学校有女体育教师,而且女体育教师多数分布在县直学校,乡镇学
图 2 校足球队学生来本校就读之前接触足球统计图调查统计得出,,织金县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校队成立方式主要有两种学生自愿参加,这部分学生占总人数的 76.6%,第二种为体育老师种方式加入校队的学生占 23.4%(见表 11)。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N].中国体-10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96;G843
本文编号:2664809
【图文】:
图 1 织金县特色足球学校体育教师性别、年龄统计图5.4.2 各足球特色学校体育教师性别情况从表 5 可以得知,织金县各足球特色学校体育教师性别和年龄情直学校体育教师比例高于乡镇学校(黑体字),从年龄结构上看,足学校教师都趋于年轻化,但是从性别上来看,14 所足球特色学校中,所学校有女体育教师,而且女体育教师多数分布在县直学校,乡镇学
图 2 校足球队学生来本校就读之前接触足球统计图调查统计得出,,织金县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校队成立方式主要有两种学生自愿参加,这部分学生占总人数的 76.6%,第二种为体育老师种方式加入校队的学生占 23.4%(见表 11)。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N].中国体-10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96;G8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传宝;王翠萍;;“足球强国梦”背景下的小学足球发展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34期
2 张兴梅;秦勇;;“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教育部:足球将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J];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01期
4 贺新奇;刘玉东;;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5 方仁权;;韩国学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机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06期
6 项和平;徐金山;;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孙一;梁永桥;毕海波;;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664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6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