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二学生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解情况探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9:56
【摘要】: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英语的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其中最大是变化是用语篇型语法填空取代了使用20年之久的单项选择题。该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从而避免了纯粹为考语法而学语法的情况。该题型也契合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对学生的语法知识提出的要求。因此,调查高中生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的完成情况,并针对学生在此题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了漳州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的233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两次测试从词法、句法、语篇三个层面来了解学生的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解情况,旨在探究:(1)高二学生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解情况如何?(2)高二年级高中低英语水平学生的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解情况有何差异?研究发现:(1)学生的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两次测试的总体平均分为25.906(满分为60分);在三个检测分项,学生的词法平均分为18.624,句法平均分为4.391,语篇平均分为2.884;(2)高中低英语水平学生的语篇型语法填空总体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概率为0.000;其中三个水平学生词法、句法和语篇的完成情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发现学生在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词法知识欠缺;(2)句法能力薄弱;(3)语篇意识淡薄。针对调查和讨论的结果,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三条教学建议:(1)完善学生的词法知识;(2)提高学生的句法能力;(3)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
【图文】:

分布图,语篇,语法,分布图


其结果如表 4.1 和图4.1 所示:表4.1 语篇型语法填空总体完成情况描述统计表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方差总成绩 233 1.5 60.0 25.906 12.1150 146.773有效的 N(列表状态) 233— — — — —

词法,平均分,冠词,对词


笔者对词法考查点、句法考查点以及语篇考查点加以分析。1、词法考查点完成情况对词法考查点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结果如图4.2所示:图4.2 学生的词法各考查点完成情况从图4.2可以看出,在词法的各考查点中,学生的冠词平均分为1.545,低于该考查点的及格分(1.8分);在谓语动词时态语态上的平均分为2.588分,远低于该考查点的及格分(5.4分);在非谓语动词上的平均分为5.06分,远低于该考查点的及格分(6.3分);在名词单复数上的平均分为3.361分,,低于该考查点的及格分(3.6分);在词性变化上的平均分为5.337分,低于该考查点的及格分(5.4分);在冠词上的平均分为0.734分,远低于该考查点的及格分(2.7分)。2、句法考查点完成情况对句法各考查点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杨木;;初中语文课应该教点实用语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14期

2 海丽霞;;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华少年;2017年02期

3 熊玲;;借助语法分析翻译文言文[J];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6年12期

4 朱庆祥;方梅;;《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与《助读》《读解》[J];语言研究集刊;2016年02期

5 杨璐;刘珉;王红;冀民;侯晓霞;宋巧珍;刘秋玲;赵金凤;沈伟刚;蒋淑贞;张春玲;;小学语法教不教?怎么教?[J];英语学习;2017年06期

6 钱小英;;让语法知识成为文言文学习的助推器[J];中学语文;2017年27期

7 高更生;文章语法分析的意义和内容[J];东岳论丛;1985年06期

8 文炼;语法分析的心理学基础[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赵海生;;中学语法教学问题[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10 黎泽渝;;从句群说到语法的综合教学(下) 第二部分 语法的综合性教学[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文;;以“恶”为例看词的语法分析必须以音义结合为基础[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吴彩霞;;嵌入句的功能语法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定芳;;图解法析句研讨——兼论国内流行的语法分析方法[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苏宝荣;;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梁W

本文编号:2669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69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c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