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教学思想指导下普通高中英语学习者需求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4:46
【摘要】: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育一直以“低效”为诟病。其中一个不常被提及的原因是: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误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急需降低误解同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Kumaravadivelu在1994年提出了“后方法”。这是一种将“特殊性”、“实用性”、“可行性”作为教学三个参数的外语教学思想。它不是一种固定的语言教学法,而是一种开放的、综合的、动态的、灵活的外语教学思想。在其基本主张下,英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社会需求。这种教学思想逐渐地在中国流行了起来。而需求分析就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从而帮助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需求分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主要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需求分析一开始被应用于专途英语的研究,而如今在中国,它受到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重视,并被用于中小学英语学习者的需求研究之中。在如此大背景下,本文从“后方法”的教学思想出发,根据需求分析理论,采用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框架,致力从学生视角和老师视角来探讨普通高中英语学习者需求的情况,其包括两个方面: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调查对象为杭州一所普通高中的200位高二学生和30位在校英语教师。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调查问卷经过SPSS 20.0系统进行了重测信度检测α=0.606,调查问卷的数据通过Excel 2007进行了频数统计和百分比的对比分析。通过频率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视角下的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和教师视角下的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的确存在许多差异,差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需求方面更为明显。这揭露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需求方面存在更多误解。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些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未被很好满足。基于“后方法”的教学思想,作者找到了四条主要造成误解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四条宏观措施来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英语需求的误解。在Kumaravadivelu的十条宏观教学策略指导下,作者提出了八条微观措施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41
本文编号:2673745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2 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7期
3 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2期
4 陶健敏;;Kumaravadivelu“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6期
5 王丹;卢易;章玮;;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成晓光;;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8期
,本文编号:2673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737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