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提出能力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15:57
【摘要】:“问题提出”是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关键词,它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问题提出能力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以立体几何为切入点,选取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及范希尔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个案研究以及访谈法等方法,得到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提出能力现状。研究旨在提供一种评价方式,为教师了解学生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情况提供新视角,同时将问题提出作为测评工具融入到立体几何课堂教学中,促进数学问题提出研究与教学实践更有效地结合。研究参考问题提出以及立体几何已有研究确定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提出能力的定义、影响立体几何问题提出的因素及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提出能力维度(直观感知、操作计算、思辨论证)。采用自编《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提出能力测试卷》,在常德、长沙两地某高中进行调查,得到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提出能力水平和特点,并以此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提问方式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首先学生在同一情景提问明显具有“对称”结构与“链式”结构;其次学生提出计算类问题远多于证明类问题,且很难提出难度高的证明类问题。2.不同角度下学生的表现存在差异。学生在结构化情境(任务二)中比在半结构化情境(任务一)中表现更好,解题能力强的学生比解题能力弱的学生表现更好,理科生比文科生表现更好,但在年级上并没有显著差异。3.条件不够或添加的条件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是高中生提出失败问题的主要原因。4.问题提出水平远低于问题解决水平。结合结构化情境中的问题解决部分来看,99.6%的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均达到操作确认水平。但问题提出能力达到操作确认水平占35.1%,而达到思辨论证水平仅有 7.3%。教师成为优秀的提问者是将问题提出融入教学实践的先决条件。教师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的结构特征了解学生自主构建的知识网络及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利用问题串、元认知指导语等对学生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为学生搭建提出数学问题的良好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
【图文】:
图5-1不同任务下计算型问题的分布逡逑我们设置的问题为“某老师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提出面JCZ)'N面SCZ)'是否成立?请你证明。”一些同学论与件进行调换,或者将“面JCD'N面执:7)’”
“链式”结构的提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在任务二中,学生解决预设问题后逡逑对于情景中的己知条件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基于“面JCD1N面5C7T邋”这个结论逡逑衍生出的一些长度等关系,难度逐渐递进。如图5-2,教师可以根据这类表现了逡逑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网络的掌握情况。逡逑图5-2任务二中具有“链式”结构的提问逡逑%w\邋-Sp,邋-Ai-逡逑一段逡逑另一类主要出现在任务一中:通过己知分析对J邋£与面C,邋C的位置关系逡逑进行提问,接着对与jD的位置关系或者£在/^上的位置等进行提问。从逡逑线面平行到线线平行或者三角形三线合一等性质层层递进.这两种情况都能展现逡逑出学生在提出问题时的认知过程。逡逑蔺单逡逑.一般卞A邋’邋-芒雨七记叛逡逑图5-3任务一中具有“链式”结构的提H逡逑Cai.J.&邋Hwang.邋S.A邋perspective邋for邋examinini!邋the邋link邋between邋problem邋posing邋euid邋problem邋solving.邋|P|.逡逑Proceedings邋oftlic邋2003邋Joint邋Meeting邋of邋lJMI'邋and邋PMIiN.^.邋2003.邋3:103-110.逡逑29逡逑
本文编号:2742815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
【图文】:
图5-1不同任务下计算型问题的分布逡逑我们设置的问题为“某老师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提出面JCZ)'N面SCZ)'是否成立?请你证明。”一些同学论与件进行调换,或者将“面JCD'N面执:7)’”
“链式”结构的提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在任务二中,学生解决预设问题后逡逑对于情景中的己知条件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基于“面JCD1N面5C7T邋”这个结论逡逑衍生出的一些长度等关系,难度逐渐递进。如图5-2,教师可以根据这类表现了逡逑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网络的掌握情况。逡逑图5-2任务二中具有“链式”结构的提问逡逑%w\邋-Sp,邋-Ai-逡逑一段逡逑另一类主要出现在任务一中:通过己知分析对J邋£与面C,邋C的位置关系逡逑进行提问,接着对与jD的位置关系或者£在/^上的位置等进行提问。从逡逑线面平行到线线平行或者三角形三线合一等性质层层递进.这两种情况都能展现逡逑出学生在提出问题时的认知过程。逡逑蔺单逡逑.一般卞A邋’邋-芒雨七记叛逡逑图5-3任务一中具有“链式”结构的提H逡逑Cai.J.&邋Hwang.邋S.A邋perspective邋for邋examinini!邋the邋link邋between邋problem邋posing邋euid邋problem邋solving.邋|P|.逡逑Proceedings邋oftlic邋2003邋Joint邋Meeting邋of邋lJMI'邋and邋PMIiN.^.邋2003.邋3:103-110.逡逑29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温建红;;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意义及培养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14年01期
2 董荣森;;引导式探究中问题提出的“合理性”研究——对三节“同课异构”课堂的比较分析思考与感悟[J];数学教育学报;2012年05期
3 原登慧;李俊;;理解远不止于会计算[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1期
4 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斯海霞;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珍珍;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障碍及其对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42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4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