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初中生心理地图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9:48
【摘要】:“心理地图”是一种视觉表象,是个体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反映。这种视觉表象具有记忆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心理地图”作为区域地理信息的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构图方式包括“读图”、“识图”、“填图”、“绘图”等方式,笔者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和问卷调查发现传统的构图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个体不能主动地构建“心理地图”,构图周期长,有效使用程度低;(2)对已经建构的“心理地图”不注意及时完善补充,不能系统地、完整地表征地理环境;(3)个体难以通过构建的“心理地图”进行有效的推理和组织;(4)个体难以呈现小尺度的地理事物;(5)对已经建构的“心理地图”个体不注意有效的应用、及时检验。本研究针对传统“心理地图”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结合元认知理论、视觉表象理论、信息加工论深化了“心理地图”的概念,“心理地图”是地理信息在人脑中的视觉表象,这种视觉表象可以在元认知策略作用下进行抽象概括,使地理信息形成多种记忆线索,进入长时记忆,并形成视觉表象。在一定情景下,又可以根据记忆线索进行提取,即地理信息从长时记忆进入工作记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获得元认知体验。其次,对于心理地理的构建,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地图的概念,提出构建心理地图的“层次化加工”模型。认为对于心理地图的构建不能仅停留在构建“可视化”地图的阶段,应通过“反应发生系统”在元认知调节策略的作用下,对“可视化”地图继续修正、概括,以达到能够灵活提取、运用的目的,即要构建一副有效地心理地图。最后,笔者尝试将“应用元认知策略构建心理地图”这一新的理念用在实际教学中,并与传统模式下构建心理地图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细加工,让学生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便于进行语义编码和视觉编码,初步形成视觉表象。(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再加工处理,使个体明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会运用“心理地图”进行推理。(3)教师要以让学生获得元认知体验为核心组织教学,善于调动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对于个体编码上的错误和疏漏要及时处理,并及时检验,保证“心理地图”建构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55
【图文】:

地图,学龄儿童,教学目标,地球仪


图 1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学龄儿童的“心理地图”教学目标1.2.1.2 国内研究综述20 世纪 90 年代,心理地图这一概念传入我国。与美国不同,现阶段在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分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虽然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的“标准”部分,没有明确提出建构“心理地图”的教学目标,但在“课程内容”中的“活动建议”部分,对于某些具体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活动建议。例如,在“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中,建议学生“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在“地图”这部分内容中,建议“学生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在“认识区域中”建议“绘制台湾岛简图,并在其上标注主要地理事物名称”等[9]。

折线图,元认知,成果统计,科教


图 2 2017 年“元认知”理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统计汇总 2002 年到 2017 年“元认知”理论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并制成折线图(图 3 所示),通过图 3 可以看出,元认知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研成果呈上升趋势,说明“元认知”理论正在被地理教育界所重视,越来越多的者开始围绕“元认知”理论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这条路径展开研究,试图将元认理论纳入地理教学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元认知”理论势必被众多一线地理师所熟知,并在地理教学这片沃土的滋养中遍地开花。

统计图,元认知,研究成果,统计图


图 2 2017 年“元认知”理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统计汇总 2002 年到 2017 年“元认知”理论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并制成折线图(图 3 所示),通过图 3 可以看出,元认知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研成果呈上升趋势,说明“元认知”理论正在被地理教育界所重视,越来越多的者开始围绕“元认知”理论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这条路径展开研究,试图将元认理论纳入地理教学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元认知”理论势必被众多一线地理师所熟知,并在地理教学这片沃土的滋养中遍地开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丹丹;焦秋生;;基于“心理地图”的中学地图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23期

2 张慧;;心理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构建策略[J];地理教学;2015年12期

3 高振环;路洪海;李亚姗;;心理地图在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10期

4 张玉红;;构建心理地图 抓好区域定位教学[J];地理教学;2015年10期

5 杨戈;;浅析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的构建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02期

6 王俊友;;学生心理地图层次化构建策略[J];地理教育;2014年10期

7 王俊友;朱良;;学生心理地图层次化构建策略——以“中国地图”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年17期

8 顾绍琴;姜君轶;;2012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心理地图[J];地理教学;2013年17期

9 杨迎;曹卫东;;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的构建策略[J];地理教育;2013年S1期

10 王俊友;朱良;;学生心理地图的教学与评价[J];地理教学;201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萍;培养高中生地理元认知能力的作业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邹晓玲;高中地理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鲁东大学;2015年

3 段燕芳;教学地图的运用方式对初中生构建脑中地图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46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46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