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施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23:32
【摘要】:2014年,国务院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同年,上海市、浙江省作为高考改革试点,公布了关于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制度的实施方案,大部分学校试行“走班式分层教学”适应新高考。2016年,河南省颁布改革7选3方案,从2018年秋起正式实行。据此前提,笔者提出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因为地理教师匮乏而无法试行“走班式分层教学”的师资薄弱的高中学校,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业需求,同时,激发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兴趣,实现学生自我发展;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关心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优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中地理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班内隐性分层教学”的设想是:对学生分层时,将分层标准“隐藏”起来,借助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逐层推进。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当下政策要求以及实验学校的现况,提出教学方式改革设想。第二部分:明晰隐性分层教学概念;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述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大纲,设计教学实验。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教育实验后学习成绩的对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教育实验后,学生以及教师的态度变化。第五部分:分析隐性分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了解分层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提升教学效果的对策。第六部分:结语。总结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研究采用教育实验法,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开始前后对高中地理班内隐性分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考试成绩分析对比和学生访谈,验证了隐性分层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的可行性,发现班内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优越性。通过对参与实践的教师访谈,发现隐性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部分问题,提出优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了隐性分层教学体系。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明晰隐性分层教学实施的效果,明确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隐性分层教学不仅仅可以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满足具有差异性学生的发展,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对高考成绩的不同需求。教学实验结果表明,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成功的,这为我们今后能在各学科之间推广这种教学模式而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基础的和实践依据,也为师资薄弱的学校以现有的教育资源来迎接新高考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同时,笔者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优化课堂模式,为教师在分层过程中提供分层细化标准。笔者希望以后能够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在分层教学的分层、评价标准以及细则上,有更加进一步的研究,将地理学科的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更加优化,让师资力量薄弱的高中学校能更加的适应新高考。本次教学实验存在局限性。实验范围小,周期短,再加上任教教师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班主任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若要具有可推广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55
【图文】:

学生,考核标准,学生选择,客观存在


都能得到自身发展。(二) 学生分层意愿学生是否愿意让教师给你和其他同学进行不同的考核标准的意愿。有 62 份,约总问卷的 17.7%的学生选择在公开的情况下愿意。有 53 份问卷,占总问卷的 15.1%学生选择在公开的情况下不愿意。有 49 份问卷,占总问卷的 14.0%的学生无所谓。159 份,约占总问卷的 45.4%的学生选择在不公开的情况下愿意。有 12 份问卷,占问卷的 3.4%的学生选择在不公开的情况下不愿意。有 15 份问卷,占总问卷的 4.3%学生选择不愿意。

学年,学生学习,兴趣,学生


图 4-2 分层前后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笔者认为,在高一一学年中,学生学习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必修一着重地理,主要学习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地理最基础的部分,但是对于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验组中,教师使用隐层教学法,做到不忽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让学仅在结果上,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取得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对照组

学生,自信心,分层教学,实验组


图 4-3 分层前后学生对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改变笔者认为,在分层教学实验后,实验组的教师客观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自信心。但是在对照组,教师使用一种标准评价,高分学生会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低分学生和考试失败的学生会有一种挫败感,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状况下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减弱他们的自信心。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自我评估。从图 4-4 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地理学习的并不好或者学的一般。实验组 1 班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地理的学习有进步,其余 5 个班进步并不明显,但还是会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反观对照组,地理学习水平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洪成;张媛媛;;文纳特卡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实验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年04期

2 卢兴;;高中地理分层作业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年13期

3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J];人民教育;2014年18期

4 祝s

本文编号:2748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48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