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长春市双阳区初中开展跆拳道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8:22
【摘要】:教育是兴国之本,体育是强民之要。跆拳道主要是拳腿并用而以腿法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也是一项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近年来,跆拳道在我国开展得比较广泛,但初中开展跆拳道课程非常少。本文根据对长春市双阳区初中开展跆拳道课程的现状分析,认为将跆拳道课程引入初中有利于学生各项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本文使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双阳区十六所初中40名教师和96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跆拳道课程进入初中体育课是很受欢迎的。经分析,跆拳道课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开展跆拳道课程也将具有其重要性。在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跆拳道课程在广大初中开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通过对长春市双阳区初中开展跆拳道课程的重要性、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实施对策的阐述。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对策。结论:(1)在被调查的16所初中当中,只有3所初中开展了跆拳道课程,他们分别是153中学、157中学、162中学。这3所学校虽然已开展跆拳道课程,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不对口、教师没有定期培训、教师年龄情况、教师教龄情况)、经费不足、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家长认识不足、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和恒心、场地有限、安全问题、练习时间少。(2)跆拳道课程有利于增进初中生的体育意识、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修养的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完成德育教育目标、达到美育教育要求。所以,长春市双阳区应把跆拳道课程引入体育课中来,更好的把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经调查研究,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跆拳道运动,很期望能够更系统的学习跆拳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能修身养性,所以不难看出跆拳道课程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和关注。对策:(1)学校应对作息时间进行规划,并合理制定相应的作息时间表,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训练机会。跆拳道作为个人单项运动项目的比赛,大赛较多,容易取得成绩,而且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训练制度,要求体育特长生及参赛人员利用第七课的自习时间进行训练,每周的双休日也应该进行必要的训练。为了确保训练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学校应当在寒暑假安排相关的老师轮流进行指导,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训练。(2)跆拳道的理论学习,对培养初中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跆拳道教练在他们的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看一些视频,尤其是一些大型比赛的影像,让学生们仔细观察那些优秀运动员的战略战术,从中总结经验,锻炼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教练员也要充分的运用跆拳道运动的共性,举一反三进行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校领导应了解跆拳道在初中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找数据摆事实,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只局限于上级组织的体育比赛,要充分接纳更新、更好的东西,让校园欣欣向荣,让学生积极向上。(4)对运动员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是使他们积极训练的一个重要情感支撑。况且,现在跆拳道运动已经家喻户晓,影响也越来越深,学生已经不是原来简单的因为教练的要求“被练”,也是现在因为充分的了解之后而“想练”,学生的热情加上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加之教练员的认真严谨,一定会提高训练效果。开展跆拳道运动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我们需要更多热爱跆拳道事业的人加入,学校应组织相应的培训,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教练员。(5)双阳区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开展跆拳道课程,对此应有相应的资金投入,积极开展跆拳道比赛、跆拳道表演,也可以是一些小型的友谊赛,让所有学生能够体验跆拳道带来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6)邀请省内的一些知名跆拳道专家演讲宣传,扩大知名度,还要积极扩建跆拳道专业教师的队伍,提升双阳区的跆拳道水平。(7)加强跆拳道课程的具体化、多样化,丰富跆拳道课程的内容,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时间,适当地选择难易适中的技术动作以达到最优效果。(8)结合已开展跆拳道课程的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和双阳区的各大跆拳道俱乐部、跆拳道馆合作,共同学习、交流与探讨,邀请更多更优秀、更专业的教师来校授课,对学生进行更专业系统的指导,让初中生的跆拳道课程更完善,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综上所述,在长春市双阳区初中开展跆拳道课程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未来全面纳入初中课程的必然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晗利;;长春市双阳区“五式”服务促非公党建提档升级[J];新长征;2018年05期

2 管晗利;;长春市双阳区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体检”[J];新长征;2018年07期

3 范云波;;以志愿服务助推精神文明建设[J];新长征(党建版);2017年02期

4 唐铁生;;巧念“扶贫经” 走活“扶贫棋”[J];新长征(党建版);2016年12期

5 康东兴;;开展快乐读书行动 搭建幸福交流平台[J];吉林教育;2016年40期

6 杜鹃;;鹿城之韵 美好双阳——长春市双阳区文化馆举办鹿城之韵文艺演出[J];参花(上);2017年03期

7 唐铁生;;践行“六个表率” 加速转型升级[J];新长征(党建版);2017年05期

8 王家军;;“把板报办出滋味来”——记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博山社区关工委板报员祁振学[J];中国火炬;2017年06期

9 王彦伟;王丽娜;;三个环节强化“第一书记”队伍建设[J];新长征(党建版);2017年09期

10 温明璞;;“四步走”全面督查基层党建[J];新长征(党建版);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架一座跨世纪的科技之桥——记长春市政协委员、长春市双阳区科学技术馆馆长刘合[A];中国改革创新先锋暨经济建设杰出人物风采[C];2012年

2 邓晖;吴江;杨薇;孙莉;朱辉;王守春;陈嘉峰;崔俐;林卫红;宋晓南;叶玉琴;朱丹;金涛;;长春市双阳区群发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丽娜 记者 王天武;吉林长春市双阳区破解非公企业党建难题[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席贵;吉林:“导读”专家走进田间地头[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齐芳 王丹;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N];光明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王培莲;团中央调研组走进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N];中国青年报;2015年

5 冯占坤 张学林 记者 王天武;吉林长春市双阳区“五四六”精准脱贫见成效[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7年

6 李樊;“会客厅”里谋转型——长春市双阳区推进全域旅游路径初探[N];中国旅游报;2017年

7 潘涛;长春市双阳区开展“三帮扶”活动[N];中国社会报;2011年

8 王少辉 记者 杨华;长春市双阳区息访办法实[N];吉林日报;2010年

9 张学林 本报记者 王超;心系未来 关爱后代[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马扬;农村孩子考大学有多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密;长春市双阳区初中开展跆拳道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年

2 田家文;长春市双阳区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3 张传玉;长春市双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4 刘芳;长春市双阳区鹿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5 高菲;长春市双阳区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6 谭瑶;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自然环境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7 蔺少楠;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

8 李明研;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9 王亚男;长春市双阳区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赵少璇;长春市双阳区鹿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5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