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对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20:10
   2018年1月2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关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有研究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自信水平总体低于城市同龄学生,自信心是关系学生发展最基本的内心品质,学生自信心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身心发展均处于关键时期的初中生。在农村初中教学工作中找出一种既符合当地教学条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已有研究得出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多好处,其中有研究提到能帮助培养学生自信心,但没有对自信心的影响作出更具体的探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主要探讨在生物学科中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于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影响。本论文首先以洪洞县一所农村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共100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初中生自信心的现状,然后以其中的60名初一学生为样本,就角色扮演法对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影响进行了准实验研究。其中实验班41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共实施四次角色扮演,对照班40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实验结束后,在罗鸿《中学生正式自信问卷量表》基础上稍作修改,得出信效度较良好(信度0.844、效度0.703)的量表,对初中生的自信心六个维度即整体自信、学业自信、品德自信、能力自信、外表自信和人际自信的变化进行测试。数据收集整理完成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T检验。结果发现:(1)关于初中生的自信心现状。总体表现为:初一M=110.233,SD=10.085和初二M=97.350,SD=13.554,表明农村初中生的自信心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对各维度进行分析表现为:得分最高的是整体自信,初一年级得分最低的是能力自信,初二年级得分最低是外表自信,说明该年龄段学生在完成某些事物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对自己外形特征的自信较低。(2)关于准实验研究:总体来看:实验后实验班较之对照班自信心的均值有明显的上升,由原来的110.730上升到了117.300,且平行班之间差异性检验p=0.0490.05,表明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后测较之前测,差异性检验得p=0.0390.05,表明实验班在经过角色扮演之后的自信心产生显著性差异。各维度来看:实验班在品德自信方面提高最大,实验前后均值增加了2.1667,差异性检验得p=0.0340.05,表明差异显著。此外整体自信、学业自信、能力自信、外表自信、人际自信这五个维度在经过角色扮演之后均值上均有提高,但没有产生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来看:实验班男生与女生的自信心在经过角色扮演之后没有产生显著差异。通过对以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本研究的结论:(1)关于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现状:总体呈现中等水平,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现状不容乐观。尤其能力自信与外表自信得分较低。(2)关于准实验研究: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利于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提高,对于其品德自信维度的培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男生和女生的自信心产生的影响基本相同。
【学位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新宇;;角色扮演法在生物新授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3年12期

2 毕重增;黄希庭;;青年学生自信问卷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9年05期

3 朱文江;;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的教学案例[J];中学生物学;2006年11期

4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812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12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