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1:3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材的改革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教学用书作为广义的教材,在广大一线教师中的使用率并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本研究确定选题的出发点。教师教学用书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其教学功能是最重要的要素,论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采用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来研究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属性,以期找到解决方法。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如下:1.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及教学属性相关概念的内涵如何?2.国内外有关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及其教学属性的相关研究进展如何?3.教学功能是教师教学用书不同于其他教材的特征之一,我国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属性包含哪些方面?4.为了了解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价值,对其使用的现状进行调查,那么我国的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近况究竟如何?其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如何?对教师的发展是否有支持作用?是否存在问题?5.中美不同版本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属性是否有异同点?通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为我国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和使用提出什么建议?本研究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等核心词汇进行解释;综合述评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我国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调查研究,本部分以自编问卷作为调查研究工具,施测对象为使用人教版教材的教师,主要为湖北省、广东省、安徽省、山东省的一线高中教师,调查内容包括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情况、效果、原因三个维度。其中问卷通过试测,进行修改并分析其内在一致性、结构效度。第四部分是选取中、美两国的两套主流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对比,研究从两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开展。第五部分为研究总结,包括结论与启不。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使用情况得分不高,仅为3.115(5分制),说明教师教学用书各项目的使用深度和广度不高,相对而言,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用书多见于每节新课备课,使用项目多见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难点解读。绝大部分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满意度不高。2.教师们认为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观念、教学设计、教师素养上。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和化学教科书学科核心概念贡献最大,而理解化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这点也较易获得教师们的青睐。3.问卷编码分析显示教师们认为影响其使用教师教学用书的最主要因素是书的内容设计,相比之下,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研水平和知识水平对其使用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略低。4.在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情况这一维度上,女教师比男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用书的频次和深、广度更高;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特别是3-5年教龄的教师比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教师教学用书。5.通过对中美两个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两个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与《课程标准》的吻合度均很好;不同之处是“人教版”用书的理论比较深入,特别是“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部分,其次是学情分析部分;“美版”用书教学目标的陈述明晰,教学策略针对性强,评价方式多样化。本研究对我国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和教学设计均有所启示。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还需在深入地阐述理论的同时给出更多活动设计和优秀案例模版;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更新教学目标的撰写,以便更好地调控教学、指导学习评价,习题类型可以更加丰富多样,版面设计可以更加美观。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63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假设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假设
    1.4 研究方法与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设计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2.1.2 教学属性
    2.2 国内外有关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
        2.2.1 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
        2.2.2 教师教学用书与教师
    2.3 国内外有关教材教学属性的研究
3 我国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3.1 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3.2 问卷的试测
    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4 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检测
    3.5 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
        3.5.1 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3.5.2 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使用情况
        3.5.3 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使用效果
        3.5.4 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使用原因
        3.5.5 人口学背景因素差异性分析
4 中美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比较研究
    4.1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整体概述
        4.1.1 使用说明
        4.1.2 章
        4.1.3 节
    4.2 “美版”教师教学用书整体概述
        4.2.1 使用说明
        4.2.2 章
        4.2.3 节
    4.3 教学属性的比较分析
        4.3.1 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4.3.2 学情分析
        4.3.3 教学目标
        4.3.4 教学策略
        4.3.5 学习评价
5 研究结论和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2.1 对我国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启示
        5.2.2 对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启示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4 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利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之抽取3因子解释的总方差
    附录4 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之抽取7因子解释的总方差
    附录5 问卷填写实拍图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高中化学新教材分析会议在烟台举行[J];化学教学;1985年03期

2 吴梦薇;;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特点[J];亚太教育;2016年35期

3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的修订[J];化学通报;1955年10期

4 李平坚;;高中化学课程与义务教育的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年04期

5 濮江;伍晓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概念分类教学新思维[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6 刘云美;;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浅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年06期

7 王妮;;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年24期

8 王雪白;;职业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实施策略[J];读书文摘;2017年04期

9 李双;;浅谈如何促进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7年87期

10 吴海建;;高中化学教材的研究和编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教材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前树;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段戴平;高中化学课程一致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玉云;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肖宇;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属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童成伟;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程少军;高中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韩祎;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伟娟;高中化学教材中有机化学内容的国际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郑媛媛;高中化学教师有效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嘉会;高中化学教材中各栏目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7年

8 黄秀成;促进观念建构的高中化学专题复习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晓;中日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殷蔚宇;大陆苏教版高中化学与台湾地区全华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3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43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