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山西省普通高中学生课堂参与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05:4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施以来,“学生参与”研究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课堂参与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是教学活动能够获得成效的前提,参与度是衡量课改实施度的重要指标,全身心的课堂参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同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08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开始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工作,各地市积极响应号召,学本课堂、半天授课制、学案导学等体现学生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全省迅速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如何、学生是否能真正参与课堂并成为课堂的主人值得思考。本文通过探究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对成绩的影响与原因,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促进山西省普通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并提高学业成绩。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为山西《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调查学生问卷》,对山西省11地市的486所普通高中通过在校生人数降序排列、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48所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地调研。此次的调查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被调查的学生共有5514人,有效问卷达98.8%。通过卡方检验、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围绕山西省普通高中学生课堂参与和学业成绩间的相关关系,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及影响课堂参与程度的因素等问题对问卷数据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省普通高中学生课堂参与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动起来”,但认知参与程度需加强。2.高自我期望、愉快情绪、健康身体、与父母亲近、高教师期望、参与评价、良好课堂氛围、高学校满意度这些因素能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程度。3.学生学业成绩会随课堂行为参与程度的增加而提高;课堂认知参与程度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大于语文;课堂中积极情感的参与能促使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4.学业成绩与学生课堂整体参与程度密切相关且影响显著。5.山西省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不同不会导致其学业成绩因学校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学生学业成绩随课堂参与程度发生变化时,不会因为学生所在学校为公办高中或民办高中而有不同。6.我省不同地市之间在学生课堂行为参与不同程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学生、教师、学校、地方教育局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学生要制定目标,提高自我期望,并规范小组合作;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关注师生交往;教师需激发学生思考,促进认知发展,提升学生主体性;教师应关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情感参与程度;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参与过程性评价的机会;地市间开展课改经验交流,促进各市教育均衡发展。
【学位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2.4
【部分图文】:

课堂参与,情况,情感参与,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我省普通高中学生课堂参与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分析数据后发现,学生在课堂参与度这一维度之下,整体表现较好,全省均2,其中最低分为 1.31,最高分为 3.69,课堂参与整体水平得分高于认知参低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水平。(见图 5-1)

等级图,课堂参与,等级,高中生


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太原、运城等课改工作推进深入的地市,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相按照学生课堂整体参与度的得分情况,将学生课堂参与划分为四个等级,得为等级 1,表示参与度几乎为零,实际数据中没有得分在 1 及以下的学生,续分析中不考虑等级 1 这一统计量;得分在 1.01-2.00 分之间为等级 2,表与程度较低;得分在 2.01-3.00 分之间为等级 3,表明课堂参与程度属于中得分在 3.01-4.00 分之间的为等级 4,表明课堂参与度高。

课堂参与,公办学校,高中生,民办学校


研究结果与讨论明,课改工作推进较深入的地市,其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相对较好。.4 民办高中学生在高课堂参与度方面的表现优于公办学校学生同样考虑到各地市参与调研学校数及学生人数的差异,分析此问题时采用公学校学生课堂参与各等级所占的百分比来进行对比。在学生课堂参与度等维度下,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的差异较小,87.9%的公办学校学生达到课级 3,比民办学校高出 5.5%;在等级 4 这一维度下,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差17.1%的民办学校学生达到课堂参与等级 4,比公办学校高出 5.7%。(见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珊;苏君阳;;交往理性视域下学生课堂参与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年07期

2 周文红;;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课堂师生互动重构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12期

3 刘丽娜;;从动机理论透析学生课堂参与现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赵必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家庭与学校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5 庞维国;徐晓波;林立甲;任友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2期

6 刘芳;;基于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年27期

7 刘宇;;美国“中学学生参与调查”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8 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1期

9 卫倩平;;从“缺席”到“在场”:学生课堂参与的路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1年33期

10 周波;;三十年来我国学生主体性研究的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志峰;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恽广岚;小学生课堂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9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49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