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12:3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状况、学生体育学习的状况、学校体育教学的设施及保障状况四个方面入手,对颍上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找出了制约颍上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从而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颍上县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传统,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体育课被挤占;体育教师配备及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工作量偏大,工资待遇与工作量没能成正比;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明确,比较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得不到物质保障;体育教育经费投入少,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设施缺乏等等。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体育课的教学。由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为颍上县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1、合理分配体育教师编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2、及时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3、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挖掘体育课程资源,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5、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体育教学提供物质保障;6、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以期促进颍上县农村中学学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并为颍上县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提供参考。
【学位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633.9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2.2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受重视程度
1.2.3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状况及场地器材状况
1.2.4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状况
1.3 研究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观察法
2.2.5 访谈调查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状况
3.1.1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配备情况
3.1.2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性别及年龄结构情况
3.1.3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及职称情况
3.1.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专、兼职构成情况
3.1.5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待遇情况
3.1.6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情况
3.2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状况
3.2.1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3.2.2 颍上县农村中学新课程实施情况
3.2.3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开展情况
3.2.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情况
3.2.5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按计划教学情况
3.2.6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情况
3.2.7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情况
3.2.8 颍上县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3.3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体育学习的状况
3.3.1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及影响因素
3.3.2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情况
3.3.3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主要途径情况
3.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设施及保障状况
3.4.1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情况
3.4.2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资金投入情况
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对策分析
4.1 合理分配体育教师编制,加强偏远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4.2 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4.3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挖掘体育课程资源,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4 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4.5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4.6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体育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4.7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7934
【学位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633.9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2.2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受重视程度
1.2.3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状况及场地器材状况
1.2.4 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状况
1.3 研究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观察法
2.2.5 访谈调查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状况
3.1.1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配备情况
3.1.2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性别及年龄结构情况
3.1.3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及职称情况
3.1.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专、兼职构成情况
3.1.5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待遇情况
3.1.6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情况
3.2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状况
3.2.1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3.2.2 颍上县农村中学新课程实施情况
3.2.3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开展情况
3.2.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情况
3.2.5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按计划教学情况
3.2.6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情况
3.2.7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情况
3.2.8 颍上县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3.3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体育学习的状况
3.3.1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及影响因素
3.3.2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情况
3.3.3 颍上县农村中学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主要途径情况
3.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设施及保障状况
3.4.1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情况
3.4.2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资金投入情况
4 颍上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对策分析
4.1 合理分配体育教师编制,加强偏远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4.2 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4.3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挖掘体育课程资源,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4 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4.5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4.6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体育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4.7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星;影响学生体育练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沈涛;;安徽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3 赵玲;;朝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赵峰;赵先卿;;皖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余小刚;;江西省东乡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的调查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5期
6 李鹏;;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刍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7 马龙;;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5年01期
8 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03年22期
9 胡效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02期
10 曹永跃;;河南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2877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7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