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通用技术微视频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6:44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效果,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探索。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为基本目标的相对年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技术经验的建构、技术思维的形成和技术文化的感悟。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备不足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难题。在有限的条件下,通用技术教师能够开发利用何种信息化教学资源来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呢?微视频这种信息化教学资源走进了教育者的视野。微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直观形象的特点,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通用技术微视频的设计、制作,丰富通用技术微视频教学资源,并将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提高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关于微视频的相关研究现状,对通用技术微视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以视听教学理论、微型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用技术微视频的设计原则,制定了微视频的设计流程。在制作阶段,笔者总结了微视频制作的流程、方法,介绍了制作工具的选择及制作技巧等。经过微视频的设计、制作实践,积累了部分通用技术教学微视频,并建立了通用技术微视频教学资源库。为了验证实验假设,笔者编制了实验测量工具,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对前测成绩的分析,选取两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班进行通用技术微视频应用的教学实践,实验结束后通过后测和调查问卷收集实验数据。笔者通过通用技术微视频应用的教学实践及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发现:微视频的使用灵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视频的应用弥补了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备不足等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94;G434
【部分图文】:

视听教学,视听教育,录音技术,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广播录音技术得以发展,并在教育中开始应用展为视听教学(Audiovisual Instruction)。从 1945 年至 1955 年,视听教发展。自 1955 年起,视听教学开始迅速发展,人们为了准确反映当时的“视听教育”的概念。现于美国的视听教育(Audio-Visual Education)是一种为了实现教育最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利用多种媒体,激发受教育者的视觉、听向其传递教育信息。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教材与视听方法的分类,应按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划分。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戴尔(E.Dale)于 1946 年提出并于 1969 年进行修改的“经验之塔”是心。“经验之塔”(如图 2-1)分为 3 大类 11 个层次。[34]

结构图,通用技术,课程模块,普通高中


课程模块的结构如图3-1。图 3-1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模块结构图“技术与设计 1”与“技术与设计 2”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但“技术与设计 1”是“技术与设计 2”的基础。“技术与设计 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在学习中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该模块共有五个章节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的技术及其性质、第二章的设计过程、第三章的设计的交流和第四章的设计的评价。“技术与设计 2”的内容带有专题性,共有四个章节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的结构与设计、第二章的流程与设计、第三章的系统与设计、第四章的控制与设计。通用技术的选修模块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各模块互相并列,其内容是必修模块在各技术领域的深化。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选择学习内容,选修模块可以满足特别技术学习需求的学生的学习。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化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对学生兴趣的发展及未来职业的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2.通用技术教材内容分析

界面图,界面,点击,幻灯片


图 4-2 微视频的全屏录制界面束,终止录制可以按键盘的“Esc”键,或右击幻灯片任意位置,在束放映”命令,则弹出“演示结束”窗口,如图 4-3。点击“停止录制。选择保存路径,将录制的文件命名为“三视图的原理”,点击“保口中(如图 4-4),选择“生成录像”命令,按照生成向导逐步完成编辑录像”命令则会在 Camtasia Studio8.0.1 软件中打开录制的录像图 4-3 演示结束窗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书生;;形态视角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12期

2 冯智慧;郑晓丹;;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J];数字教育;2015年04期

3 黄冠;陈凤英;;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教学应用效果研究——以《传统爆米花的诞生》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年04期

4 本刊记者;张肇丰;;微视频的兴起与迷思——第九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03期

5 曾燕梅;;如何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J];新校园(中旬);2015年02期

6 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5期

7 党志敏;;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04期

8 王晓雨;李平;王庭槐;;可汗学院——一个典型的MOOC[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年04期

9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10 赵蕻;;微视频发展现状浅析[J];艺术科技;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洪梅;面向智慧学习时代教学微视频的创意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

2 丁化;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蒋清玲;网络教学微视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谢菁;微视频的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9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79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