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考科目改革的轨迹与推进策略——兼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0-12-18 15:36
  自1952年建立统一的高考制度以来,高考科目改革就从未停止过,无论是"3+2",还是"3+X",无论是"上海试点",还是"三南方案",高考科目改革始终以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螺旋式推进。2014年启动的"3+3"新高考科目改革是过去历次改革的持续与深化,6年的实践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也面临诸多挑战,利益相关者过度功利化博弈造成选考科目失衡,缺乏社会系统的保障支持,等级赋分方法有待改进等。为此,要加深对高考社会本质属性和矛盾根源的认识,坚持学考基础上推进高考科目改革基本策略,强化高校对选考科目的指引,优化等级赋分方法,加强改革的社会综合保障。 

【文章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高考科目改革的历史演变
    (一)“文革”前后的高考科目变化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考科目改革
        1. 从“文6理7”到“3+2”。
        2. 从“3+2”到“3+文综/理综”。
二、高中新课改下的高考科目改革
    (一)高中新课改下高考科目改革的前期探索
        1. 广东等四省区的改革。
        2. 江苏“08”方案。
        3. 浙江“分类考试”。
        4. 上海依然实行“3+1”模式,其他各省市区大都继续沿用“3+文综合/理综合”方案。
    (二)新一轮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1. 新一轮高考科目改革方案。
        2.“3+3”高考科目改革面临挑战。
三、深化高考科目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加深对高考制度社会属性的本质认识,切实提高推进高考科目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二)夯实“学考”基础,坚持“学考基础上的高考改革”的方略不动摇
    (三)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进高考科目改革
    (四)加强选考科目牵引,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素养与高校专业教育学习要求的匹配度
    (五)优化等级赋分,进一步提升选考科目计分方法的政策导向性
    (六)凝聚改革合力,切实加强新高考科目改革的配套保障支撑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评价的双重约束——兼以高考改革为案例[J]. 谢维和.  教育研究. 2019(09)
[2]新高考物理“遇冷”现象探究——基于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思考[J]. 冯成火.  中国高教研究. 2018(10)
[3]能力建设与高考改革同行——对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调查[J]. 文东茅,林小英,马莉萍,李祎.  中国高等教育. 2015(12)



本文编号:2924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924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