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14:06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核心能力,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了师范生培养体系,并列入学校办学、校长考核的指标。目前,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结构、能力要素等方面,而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关注。故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对象,在已有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及能力结构基础上,构建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师的能力测评和提升等提供一些参考。首先,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申继亮教授的典型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为基础,初步提练归纳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5个维度,并提取出二级指标以及具体观测指标。其次,根据初步提出的指标,编制专家咨询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和修订了指标及描述,再对学科教师、教育技术研究生、信息化主管或主任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数据并进行缺失值处理,以AMOS24.0为工具,选取最大似然法,对构建的指标所得数据进行高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并根据标准化后的因子负荷,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了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依据构建的观测指标,结合教师实际情况,编制测评问卷,选取某地区中学教师为样本,采...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信息化教学能力”关键词部分文献分析
(2)信息化教学能力一级指标理论框架从上述分析可知,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基础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从能力结构各组成部分看,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信息化教学理念、理论、方法、态度等本源性能力组成,而中学教师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或其他选拔图 3.1 典型教学能力结构
信息化教学能力一级指标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PACK模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研究[J]. 张哲,陈晓慧,王以宁.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6)
[2]基于UTAUT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刘喆.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3]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证研究[J]. 张运. 人才资源开发. 2016(10)
[4]困惑与突破: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实践研究[J]. 左明章,卢强,雷励华.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5)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 刘喆,尹睿,郑钰琦.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08)
[6]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 刘喆,尹睿. 中国教育学刊. 2014(10)
[7]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探究[J]. 崔艳丽. 中国教育学刊. 2014(05)
[8]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 李森,彭桂芳. 当代教师教育. 2013(03)
[9]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探析[J]. 李天龙,马丽. 当代教师教育. 2013(02)
[10]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 杨宗凯,吴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2)
博士论文
[1]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李远远.武汉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 杨明慧.西南大学 2016
[2]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解帅.曲阜师范大学 2015
[3]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 熊凤.四川师范大学 2015
[4]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制度研究[D]. 何圣平.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李天龙.陕西师范大学 2009
[6]职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行动学习培训模式研究[D]. 王夫春.南京师范大学 2007
[7]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D]. 马若明.西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3633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信息化教学能力”关键词部分文献分析
(2)信息化教学能力一级指标理论框架从上述分析可知,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基础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从能力结构各组成部分看,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信息化教学理念、理论、方法、态度等本源性能力组成,而中学教师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或其他选拔图 3.1 典型教学能力结构
信息化教学能力一级指标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PACK模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研究[J]. 张哲,陈晓慧,王以宁.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6)
[2]基于UTAUT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刘喆.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3]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证研究[J]. 张运. 人才资源开发. 2016(10)
[4]困惑与突破: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实践研究[J]. 左明章,卢强,雷励华.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5)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 刘喆,尹睿,郑钰琦.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08)
[6]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 刘喆,尹睿. 中国教育学刊. 2014(10)
[7]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探究[J]. 崔艳丽. 中国教育学刊. 2014(05)
[8]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 李森,彭桂芳. 当代教师教育. 2013(03)
[9]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探析[J]. 李天龙,马丽. 当代教师教育. 2013(02)
[10]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 杨宗凯,吴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2)
博士论文
[1]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李远远.武汉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 杨明慧.西南大学 2016
[2]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解帅.曲阜师范大学 2015
[3]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 熊凤.四川师范大学 2015
[4]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制度研究[D]. 何圣平.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李天龙.陕西师范大学 2009
[6]职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行动学习培训模式研究[D]. 王夫春.南京师范大学 2007
[7]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D]. 马若明.西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3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12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