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5 22:27
<正>民间歌谣是一种集音乐、文学、语言、表演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形式。《诗经·园有桃》诗句:"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1]按照《诗经今注》"歌、谣,唱有曲调为歌,唱无曲调为谣"。[2]的方法,民间歌谣可分为民歌和民谣两类。有完整的旋律、以歌唱方式呈现的歌谣视作"歌",即"民歌";偶有不固定音高、以吟诵方式为主呈现的视作"谣",即"民谣"。
【文章来源】:音乐生活. 2020,(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的优势
(一)语言优势。
(二)亲缘优势。
(三)低龄优势。
(四)时空优势。
二、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的实施策略与过程
(一)实施策略
1. 植入式宣传,“植入”指像植树那样把一物安放到另一物中。
2. 补充式教学,将事先安排学生采集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民间歌谣,以每学期1至2个课时编入校本课程,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实施教学。
3.
4.
(二)实施过程
1. 调研团队组建与培训
2. 采集编印歌谣及整理
3. 音乐课展示采集过程与成果
4. 课外组织传承与传播
三、结语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南五大调【满江红】传承之研究[J]. 马思梦,贾力娜. 人民音乐. 2019(08)
[2]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J]. 樊祖荫. 中国音乐. 2019(01)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祠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 祁庆富.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170699
【文章来源】:音乐生活. 2020,(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的优势
(一)语言优势。
(二)亲缘优势。
(三)低龄优势。
(四)时空优势。
二、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的实施策略与过程
(一)实施策略
1. 植入式宣传,“植入”指像植树那样把一物安放到另一物中。
2. 补充式教学,将事先安排学生采集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民间歌谣,以每学期1至2个课时编入校本课程,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实施教学。
3.
4.
(二)实施过程
1. 调研团队组建与培训
2. 采集编印歌谣及整理
3. 音乐课展示采集过程与成果
4. 课外组织传承与传播
三、结语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南五大调【满江红】传承之研究[J]. 马思梦,贾力娜. 人民音乐. 2019(08)
[2]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J]. 樊祖荫. 中国音乐. 2019(01)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祠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 祁庆富.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170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17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