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加坡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
发布时间:2021-06-19 09:40
进入21世纪,国际上各国及各地区努力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并为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中新两国均立足本国实际,开展教育改革,新加坡在教育改革和实践方面取得明显成就。新加坡因在2015年的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和 2015 年的国际数学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的突出表现而备受关注,其教育体系被公认为全球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新加坡为适应21世纪提出了“21世纪技能(21stCentury Competencies)”理念并在2013年颁布新教学大纲,推出与之相配套的新版教科书。通过比较分析中新两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特色,以期对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些许建议。以新加坡 Shinglee 出版社出版的New Syllabus Mathematics Normal(Academic)(以下简称新加坡NA版)、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框架??
批判性思考的提升,而这是十分重要的。??新加坡将学习阶段分为三种:阅读、参与、掌握。并用生动形象的动图展现??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图3.1可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联通形成??的循环模式。在阅读阶段,激发情境、经验知识是主要因素。此外参与阶段居于??三阶段的核心地位,因为在此阶段,教师将使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在此参与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的理解并且掌握学习的方??22??
?三、中新两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明确提到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加坡也在数学大纲中提出学生应??当获取并且应用数学概念和技能。??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是其数学课程总目标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在中国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包括以下四方面: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体会到问??题解决方法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创新;其二,遇到问题时能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积极地与数学知识联系,有目的??地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和实践处理能力;其三注重与人合作交流;最后能够具有评??价与反思的觉悟。而新加坡将问题解决以数学框架“Mathematics?Framework”的形??式进行详细叙述,通过“问题解决”,将新加坡的数学框架完整的呈现。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加坡基础教育何以成功?[J]. 宋秋英. 上海教育. 2017(08)
[2]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中国和俄罗斯高考数学考查内容比较研究[J]. 张瑞炳,倪明.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4]20世纪初美国数学教科书中的几何应用——以建筑为例[J]. 汪晓勤,洪燕君.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5]中国和澳大利亚教科书习题的数学认知水平比较——基于“高中函数”的分析[J]. 张维忠,程孝丽.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6]中国和日本初中数学教材中问题提出的比较研究[J]. 严卿,胡典顺.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7]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 全球教育展望. 2015(08)
[8]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部分修订研究[J]. 陈雪梅,程海奎.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8)
[9]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迷失与重构[J]. 李润洲.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8)
[10]我国数学素养研究分析[J]. 黄友初.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8)
硕士论文
[1]中英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内容难易程度的比较研究[D]. 苑霁雯.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中澳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材比较研究[D]. 岳增成.浙江师范大学 2014
[3]中英初中数学教科书难易程度的比较研究[D]. 周九诗.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中澳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列内容的比较研究[D]. 王茜.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初中数学教科书函数内容比较研究[D]. 王璐璐.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研究[D]. 刘佳.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中印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穆闫琨.东北师范大学 2012
[8]中韩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金松玉.延边大学 2012
[9]新加坡初中数学教科书“统计与概率”领域研究[D]. 高东慧.西南大学 2012
[10]中印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夏季.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7572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框架??
批判性思考的提升,而这是十分重要的。??新加坡将学习阶段分为三种:阅读、参与、掌握。并用生动形象的动图展现??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图3.1可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联通形成??的循环模式。在阅读阶段,激发情境、经验知识是主要因素。此外参与阶段居于??三阶段的核心地位,因为在此阶段,教师将使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在此参与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的理解并且掌握学习的方??22??
?三、中新两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明确提到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加坡也在数学大纲中提出学生应??当获取并且应用数学概念和技能。??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是其数学课程总目标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在中国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包括以下四方面: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体会到问??题解决方法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创新;其二,遇到问题时能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积极地与数学知识联系,有目的??地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和实践处理能力;其三注重与人合作交流;最后能够具有评??价与反思的觉悟。而新加坡将问题解决以数学框架“Mathematics?Framework”的形??式进行详细叙述,通过“问题解决”,将新加坡的数学框架完整的呈现。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加坡基础教育何以成功?[J]. 宋秋英. 上海教育. 2017(08)
[2]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中国和俄罗斯高考数学考查内容比较研究[J]. 张瑞炳,倪明.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4]20世纪初美国数学教科书中的几何应用——以建筑为例[J]. 汪晓勤,洪燕君.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5]中国和澳大利亚教科书习题的数学认知水平比较——基于“高中函数”的分析[J]. 张维忠,程孝丽.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6]中国和日本初中数学教材中问题提出的比较研究[J]. 严卿,胡典顺.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2)
[7]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 全球教育展望. 2015(08)
[8]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部分修订研究[J]. 陈雪梅,程海奎.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8)
[9]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迷失与重构[J]. 李润洲.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8)
[10]我国数学素养研究分析[J]. 黄友初.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8)
硕士论文
[1]中英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内容难易程度的比较研究[D]. 苑霁雯.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中澳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材比较研究[D]. 岳增成.浙江师范大学 2014
[3]中英初中数学教科书难易程度的比较研究[D]. 周九诗.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中澳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列内容的比较研究[D]. 王茜.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初中数学教科书函数内容比较研究[D]. 王璐璐.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研究[D]. 刘佳.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中印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穆闫琨.东北师范大学 2012
[8]中韩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金松玉.延边大学 2012
[9]新加坡初中数学教科书“统计与概率”领域研究[D]. 高东慧.西南大学 2012
[10]中印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夏季.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7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3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