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的模仿写作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书信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4 17:51
模因论是一种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基础,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语用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是模因(Dawkins,1976)。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信息单位,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将模因论应用于英语模仿写作教学中,旨在探究模因论视域下的模仿写作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的具体问题有:1.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词汇应用有什么样的影响?2.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写作句式有什么样的影响?3.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篇章结构有什么样的影响?本研究将模因论引入到模仿写作教学中,以书信写作教学为例,进行了为期10周的教学实验。教学实验选择在每周一节的英语写作课上进行。实验对象为山东省莱芜市某高中高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实验内容为高中英语书信写作中常见的四种类型:道歉信、邀请信、建议信和求职信。控制班采用的是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法,而实验班采用的是模因论视域下的模仿写作,根据模因的传播周期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完成英语写作教学过程,第一节英语写作课进行的是模因传播周期的前两个阶段即同化和记忆,第二节英语写作课进行的是模因传播周期的后两个阶段即表...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论文总体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模仿写作
2.1.2 模因论应用于模仿写作
2.2 模因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模仿写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模因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教学实验法
3.3.2 文本分析法
3.3.3 访谈法
3.4 研究程序
3.4.1 教学实验步骤
3.4.2 教学案例分析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数据分析
4.1.1 定量结果分析
4.1.2 后测作文分析
4.1.3 访谈结果分析
4.2 结果讨论
4.2.1 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词汇运用的影响
4.2.2 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写作句式的影响
4.2.3 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篇章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因论的语际语用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 徐昊晟. 外语教学. 2015(03)
[2]基于模因论的翻译规范思考[J]. 马萧,陈顺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06)
[3]模因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周一书.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4)
[4]大学英语模因式写作教学探究[J]. 郎红琴. 教育探索. 2013(09)
[5]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模仿写作实证研究[J]. 周雪.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6]语言模因方法在外语写作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探究[J]. 夏宁满. 当代外语研究. 2012(04)
[7]汉语教学的模因论探讨[J]. 李捷,何自然.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5)
[8]从语言模因论看ESL写作教学的历史性回归——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郭亚玲,蒋宝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8)
[9]酷语模因的社会语用探析[J]. 龙翔. 社会科学家. 2008(06)
[10]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 何自然. 外语学刊. 2008(01)
硕士论文
[1]“创造内容,模仿语言”理念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研究[D]. 洪世黄.广州大学 2016
[2]范文模仿法对高三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 金伟.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模因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模仿写作教学研究[D]. 王叙.黑龙江大学 2012
[4]模因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模仿写作教学[D]. 李瑛.湖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47563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论文总体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模仿写作
2.1.2 模因论应用于模仿写作
2.2 模因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模仿写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模因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教学实验法
3.3.2 文本分析法
3.3.3 访谈法
3.4 研究程序
3.4.1 教学实验步骤
3.4.2 教学案例分析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数据分析
4.1.1 定量结果分析
4.1.2 后测作文分析
4.1.3 访谈结果分析
4.2 结果讨论
4.2.1 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词汇运用的影响
4.2.2 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写作句式的影响
4.2.3 模因论视域下的仿写对高中生篇章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因论的语际语用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 徐昊晟. 外语教学. 2015(03)
[2]基于模因论的翻译规范思考[J]. 马萧,陈顺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06)
[3]模因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周一书.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4)
[4]大学英语模因式写作教学探究[J]. 郎红琴. 教育探索. 2013(09)
[5]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模仿写作实证研究[J]. 周雪.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6]语言模因方法在外语写作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探究[J]. 夏宁满. 当代外语研究. 2012(04)
[7]汉语教学的模因论探讨[J]. 李捷,何自然.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5)
[8]从语言模因论看ESL写作教学的历史性回归——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郭亚玲,蒋宝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8)
[9]酷语模因的社会语用探析[J]. 龙翔. 社会科学家. 2008(06)
[10]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 何自然. 外语学刊. 2008(01)
硕士论文
[1]“创造内容,模仿语言”理念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研究[D]. 洪世黄.广州大学 2016
[2]范文模仿法对高三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 金伟.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模因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模仿写作教学研究[D]. 王叙.黑龙江大学 2012
[4]模因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模仿写作教学[D]. 李瑛.湖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47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4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