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7-08 06:49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化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讨论认为,化学概念的诠释与演绎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要遵循"抽象→具象→抽象"的建构历程,而多维、深刻的参与性则有助于概念的高质量建构。
【文章来源】: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冰糖溶解实验
“手”逐倍数放大过程
纸层析实验装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教学设计——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J]. 周正祥,杨玉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23)
[2]建构新知 形成概念——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J]. 朱雪琴,龚颖潮.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05)
[3]采用模型教学策略实现“分子和原子”概念辨析的实践研究——以“氧化汞分子、水分子、氯化氢分子”球棍模型为例[J]. 李娟,钱扬义.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09)
[4]微粒作用观的科学学习价值及其科学建构[J]. 梁永平. 化学教育. 2003(06)
本文编号:3271081
【文章来源】: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41(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冰糖溶解实验
“手”逐倍数放大过程
纸层析实验装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教学设计——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J]. 周正祥,杨玉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23)
[2]建构新知 形成概念——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J]. 朱雪琴,龚颖潮.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05)
[3]采用模型教学策略实现“分子和原子”概念辨析的实践研究——以“氧化汞分子、水分子、氯化氢分子”球棍模型为例[J]. 李娟,钱扬义.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09)
[4]微粒作用观的科学学习价值及其科学建构[J]. 梁永平. 化学教育. 2003(06)
本文编号:3271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7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