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学术界关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讨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如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生活情境的创设不符合学生实际、缺少与生活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等问题。本文力图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植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当下的、现实的、活生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本文中笔者首先论述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明确选题的理论指导和现实背景,阐述了选题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理清了选题的发展脉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笔者围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效的对策”的线索,对此展开了研究,其次,介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包括其涵义、特征、意义,总结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是内化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多方面来了解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真实意蕴,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摩、案例分析、对比研究方法客观分析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从而脱离生活;第二,生活情境的创设不符合学生实际;第三,缺少与生活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以便对症下药,最终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效,提高德育效果,凸显德育价值。最后,对于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效主要提出了三方面对策:第一,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善于发现并合理利用以学生生活为依托的教育资源;第二,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动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第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多开展与生活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本文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特点,通过客观分析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找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效的对策,有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为思想品德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活动使之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绪论8-15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8-10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8-9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4-15
- 1.4.1 研究重点14
- 1.4.2 研究难点14
- 1.4.3 创新点14-15
- 2.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15-26
- 2.1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涵义和特征15-21
- 2.1.1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涵义15-16
- 2.1.2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特征16-21
- 2.2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21-26
- 2.2.1 内化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个性品质21-22
- 2.2.2 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22-24
- 2.2.3 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24-26
- 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的问题及成因26-33
- 3.1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6-30
- 3.1.1 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从而脱离生活27-28
- 3.1.2 生活情境的创设不符合学生实际28-29
- 3.1.3 缺少与生活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29-30
- 3.2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30-33
- 3.2.1 教师对生活中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欠佳30-31
- 3.2.2 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动态缺少关注31-32
- 3.2.3 受传统强制性硬灌方式的影响32-33
- 4.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效的对策33-39
- 4.1 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33-35
- 4.1.1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33-34
- 4.1.2 利用以学生日常生活为依托的教育资源34-35
- 4.2 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35-36
- 4.2.1 关注学生的生活动态35
- 4.2.2 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生活情境35-36
- 4.3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36-39
- 4.3.1 捕捉学生的课堂互动信息36-37
- 4.3.2 多展开与生活相关的课堂活动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43-48
- 后记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洪清;谈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李静贤;关于思想品德课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宏;关于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4 李晓兰;思想品德课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李保明;思想品德课考核的“三为主”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3年23期
6 俞李,朱宝法;构建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J];教学与管理;2003年32期
7 颜学贵;思想品德课练习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邹莉莉;论思想品德的内在结构[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红梅;如何展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韩丽英;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走出三个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玉秀;;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备课[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孙成花;;首次使用粤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困惑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许金成;;谈谈思想品德课的对话和交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姜立东;;心理问题≠思想品德问题[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5 张娟;;驾驭意外 收获精彩——新课标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案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刘军;;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的最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7 董慧仪;;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8 邓娜;;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9 王进洲;;合作互动 感悟升华 快乐学习——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廖玉勐;;试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N];驻马店日报;2006年
2 嵩明三中 张正平;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3 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课改名校长 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 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张伟;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思考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阜宁县施庄初级中学 邹向琴;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吴湘黔;思想品德课中的素质教育[N];四川科技报;2013年
6 张永云;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泸县奇峰镇奇峰学校 佘成福;上出思想品德课的声色情趣[N];泸州日报;2008年
8 武威第十三中学 瞿金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N];武威日报;2008年
9 江都市郭村中学 杨宝兰;打造富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李荣华;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N];黔西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苗苗;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影;思想品德课部分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诗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妍;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任征;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莉莉;基于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筱;初中思想品德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慧娟;八年级思想品德课预设与生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晓红;初二思想品德课中生本教育的应用及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常青;初一思想品德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3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