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相近知识的衔接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0 17:06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化学教科书内容的编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义务教育阶段中化学课程内容多以“社会中心”为主,注重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高中必修课程内容是由“社会中心”向“学科中心”转化,而高中选修课程则完全以“学科中心”编写,内容呈现更趋专业化、学科化。这样要求一线教师应掌握变化中知识之间的衔接规律,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很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不适应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处理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上出现了问题;同时近几年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制度也在逐步推行,也进一步体现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性教学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好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以及衔接性规律,对顺利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显得十分重要。论文在文献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读初高中化学教科书,选取人教版初高中教科书中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原子及原子结构”、“化学能与热能”、“金属及其化合物”、“烃的含氧衍生物”、“化学键”六部分核心知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建构主义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知识迁移理论为指导,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所选内容进行了整体性的衔接分析。...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化学新教科书特点
图 4-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识的衔接方式初高中化学教科书针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知识大致可分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这几部分.如图 4-1 所示,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在介绍氧气和金属性质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化学反应在某些条件下有快慢之分,主要是向学生渗透其思想,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高中必修 2 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给出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具体定义,同时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生初步接触定量实验,认识到定量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在高中选修 4 中,则是通过更为丰富的栏目设置以及较为专业的语言,详细阐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规律,同时将化学平衡拓展分类,依次介绍相关概念、规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定量计算的结合,是此部分知识的核心体现。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此部分知识从初中到高中必修、选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之间以渗透思想到理解定义、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表 4-4 可知,人教版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为不同阶段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相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栏目,对“原子及原子结构”的内容,从初中化学到高中选修,设置越来越丰富,且都设置了【科学探究】的栏目,比较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化学教科书中配图比例较大,能够较生动的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结合,【学】、【思考与交流】栏目数量也较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在【视野】中较多的介绍了有关原子结构发现过程的历史及相关科学家,这很好的向传递了要重视化学史学习的观念。从初中到高中必修、选修栏目的设置,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价值观的传递上也有了提高。.1.2.2“原子及原子结构”知识在教科书中的衔接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突破“离子反应”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的困惑[J]. 周奋群.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18)
[2]浅谈初高中化学的衔接[J]. 华薇.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16)
[3]中外高中化学教材图表系统的比较研究——以“化学键”内容为例[J]. 高苗,赵舒昱,周青. 化学教育. 2016(07)
[4]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烃的衍生物的衔接性分析——以“醇、酸、醛”为例[J]. 韩水霞,王喜贵. 化学教学. 2016(03)
[5]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策略[J]. 经志俊. 化学教学. 2016(02)
[6]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以“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教学为例[J]. 王成秩,胡志刚. 化学教育. 2016(03)
[7]中国与日本初中理科中“溶液”内容选择及组织对比[J]. 王秀红,三石初雄. 化学教育. 2015(17)
[8]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以“物质的分类”授课为例[J]. 周瑶,王磊,杜德娟,多丽君,于少华. 化学教学. 2015(08)
[9]浅谈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教学的实践[J]. 陈名将.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14)
[10]中英化学教材中“化合价—氧化态”表述方法及思考[J]. 熊言林,刘顺江. 化学教育. 2015(13)
本文编号:3353889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化学新教科书特点
图 4-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识的衔接方式初高中化学教科书针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知识大致可分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这几部分.如图 4-1 所示,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在介绍氧气和金属性质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化学反应在某些条件下有快慢之分,主要是向学生渗透其思想,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高中必修 2 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给出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具体定义,同时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生初步接触定量实验,认识到定量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在高中选修 4 中,则是通过更为丰富的栏目设置以及较为专业的语言,详细阐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规律,同时将化学平衡拓展分类,依次介绍相关概念、规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定量计算的结合,是此部分知识的核心体现。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此部分知识从初中到高中必修、选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之间以渗透思想到理解定义、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表 4-4 可知,人教版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为不同阶段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相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栏目,对“原子及原子结构”的内容,从初中化学到高中选修,设置越来越丰富,且都设置了【科学探究】的栏目,比较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化学教科书中配图比例较大,能够较生动的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结合,【学】、【思考与交流】栏目数量也较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在【视野】中较多的介绍了有关原子结构发现过程的历史及相关科学家,这很好的向传递了要重视化学史学习的观念。从初中到高中必修、选修栏目的设置,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价值观的传递上也有了提高。.1.2.2“原子及原子结构”知识在教科书中的衔接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突破“离子反应”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的困惑[J]. 周奋群.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18)
[2]浅谈初高中化学的衔接[J]. 华薇.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16)
[3]中外高中化学教材图表系统的比较研究——以“化学键”内容为例[J]. 高苗,赵舒昱,周青. 化学教育. 2016(07)
[4]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烃的衍生物的衔接性分析——以“醇、酸、醛”为例[J]. 韩水霞,王喜贵. 化学教学. 2016(03)
[5]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策略[J]. 经志俊. 化学教学. 2016(02)
[6]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以“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教学为例[J]. 王成秩,胡志刚. 化学教育. 2016(03)
[7]中国与日本初中理科中“溶液”内容选择及组织对比[J]. 王秀红,三石初雄. 化学教育. 2015(17)
[8]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以“物质的分类”授课为例[J]. 周瑶,王磊,杜德娟,多丽君,于少华. 化学教学. 2015(08)
[9]浅谈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教学的实践[J]. 陈名将.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14)
[10]中英化学教材中“化合价—氧化态”表述方法及思考[J]. 熊言林,刘顺江. 化学教育. 2015(13)
本文编号:3353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35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