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0年秋季,贵州省开始实施新课程实验改革,正式加入全国新课标改革大队伍中。新课程标准下对教育教学提出重大变革,地理学科亦是如此。地理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要建立学习结构和学习过程并重的学习机制。新课标背景下,地理学科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更多依赖于教师和教材,达到“学懂”教材的目的。而在相关考核中,地理试题承载的地理信息也复杂多样。从教材内容延伸到应用的过程中,地理信息呈现形式、呈现特点均是多变的。因此,中学阶段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获取和解读的能力要求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在于注重学生在教材基础知识学习中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以期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的运用,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支撑,结合高考考纲要求,从教材基础学习,延伸到相关考核应用两个方面解析地理信息的特点及准确获取和解读,训练学生加工处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在多变的地理信息中准确抓取关键、有用的信息提供建议。本文大纲如下:一、绪论作为本论文的第一章,在这部分主要从高考考核的变革、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及已有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三个方面写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并界定相关概念,如地理信息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解读地理信息等。二、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是阐述相关理论,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明确能力和技能两个概念,分析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机制,并对比能力与技能的关系。为本论文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奠定,还需阐述认知结构心理学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为后文策略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三、高中地理信息的类型和特点分析这部分主要是从地理信息所呈现的方式、呈现的特点来分析地理信息的类型和特征。主要是为后文提出的不同教与学的策略奠定基础。四、关于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地理信息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教师、学生)此部分主要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贵州省部分教师(参加高考改卷教师)及贵阳部分参加教研会议的教师进行调查,以了解中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及教学现状。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和试验前测调查,以了解学生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现状,通过课堂观察和试验后测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教师相关教学方式的变化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方面能力的表现状况,通过试验前后的对比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解决办法。五、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技能训练此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所在,针对上文的问题,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教与学的策略主要是要体现“新”的特点,不再是笼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的叙述,而是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六、结语及不足由于个人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功底的限制,在论文写作相关表述中肯定是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的,唯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写作中精炼语言,完善表达方式,弥补不足。
【关键词】:获取 解读 地理信息 能力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绪 论10-18
- 1.1 选题背景10-12
- 1.1.1 地理学科特点的本质要求10
- 1.1.2 国际地理发展趋势的时代要求10-11
- 1.1.3 我国新课程改革后高考大纲要求11
- 1.1.4 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现实要求11-12
- 1.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4 概念的界定15-18
- 1.4.1 地理信息15-16
- 1.4.2 获取地理信息16
- 1.4.3 解读地理信息16
- 1.4.4 能力与技能16-17
- 1.4.5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7-18
- 2、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18-20
- 2.1 认知结构心理学理论18
- 2.2 信息加工理论18-19
- 2.3“经验之塔”理论19-20
- 3、高中地理信息的类型和特点分析20-32
- 3.1 地理信息类型分析20-25
- 3.1.1 按呈现方式分类20-24
- 3.1.1.1 文字信息20-21
- 3.1.1.2 图像信息21-22
- 3.1.1.3 数据信息22-24
- 3.1.2 按呈现特点分类24-25
- 3.1.2.1 显性信息24
- 3.1.2.2 隐性信息24-25
- 3.2 新课改地理教材信息呈现变化特点及近几年高考地理题目信息呈现变化特点分析25-32
- 3.2.1 新课改地理教材变化特点分析——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25-28
- 3.2.2 近几年高考地理题目信息呈现方式变化特点——以 2010—2015年全国大纲二卷为例28-32
- 4、关于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32-45
- 4.1 调查目的32
- 4.2 调查方法32-33
- 4.3 调查对象33
- 4.4 调查过程33
- 4.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33-43
- 4.5.1 对教师的调查分析33-39
- 4.5.2 对学生的调查分析39-43
- 4.6 影响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困难的原因分析43-45
- 4.6.1 学生不会审题立意44
- 4.6.2 学生空间定位能力较差44
- 4.6.3 学生图文转化能力欠缺44
- 4.6.4 学生对教师教授的解题(学习)步骤不能很好运用44
- 4.6.5 学生个体性特征的影响44-45
- 5、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45-61
- 5.1 教师角度45-55
- 5.1.1 帮助学生建立同类地理事物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的方法45-48
- 5.1.2 思维导图法巩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综合解读各类地理信息48-50
- 5.1.3 地理课堂求新求变,“手机进课堂”,利用现代化软件引导学生综合学习50-53
- 5.1.4 创新学生作业设计,图文语录法训练学生综合解读信息的简单技巧53-54
- 5.1.5 教师应掌握适当的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交流54-55
- 5.2 学生角度55-61
- 5.2.1 培养地理阅读习惯,学会审题提取关键词55-56
- 5.2.2 绘“图”填“文”,做专题总结积累,加强图与文的转化56-59
- 5.2.3 符号标记法,,训练多样化符号体系的运用技能,形成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59-61
- 6、试验检测61-64
- 6.1 试验前测61-62
- 6.2 试验后测62-64
- 7、结语及不足64-66
- 7.1 基本结论64-65
- 7.2 不足65-66
- 参考文献66-68
- 附录一68-70
- 附录二70-71
- 附录三71-74
- 附录四74-77
- 致谢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芳,胡良民;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科学述要[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Z2期
2 葛志福;;如何解读地理试题中的非显性地理信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3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落幕[J];职业;2011年32期
4 ;可口可乐的“测绘”[J];天津中学生;2013年04期
5 刘美玲;刘湘南;;面向资源环境行业需求的多层次复合型地理信息人才培养模式[J];地理信息世界;2013年05期
6 张仁军;李强;张薇;孙红玲;;基于自愿地理信息的传统文化景观演变研究方法——以绍兴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7 赵倩;;山西省举办测绘地理信息质量培训班[J];新探索;2013年03期
8 邓晓红;;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有效途径及其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12年01期
9 郑士贵;自动化地理信息目录: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8期
10 ;什么是人口地理信息系统[J];北京统计;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华;;GIS地理信息与虚拟仿真规划生态美丽城镇的作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献;田震;肖京国;贾建军;李改肖;;面向水下应用的海洋地理信息制图表示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齐清文;;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罗名海;;武汉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践[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申健;生力杰;平安;张霞;;基于地理信息的电信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张红卫;陈怀亮;张弘;刘爱华;;基于地理信息的河南省风能资源时空分布及利用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甘泉;刘建川;;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景瞳;刘若梅;;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化进展[A];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顾学明;;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和系统互操作性[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建利;;激光雷达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卿邋张秋义;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确定今年工作要点[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丁全利 高原;七部门联合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吴向东 王永太 (记者 吴向东);吉林海南启动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9年
4 徐小风 姚树根 摆文清 王志宁 刘中苏 (记者 徐小风 摆文清 王志宁 刘中苏);陕西 江苏 吉林 宁夏 部署地理信息市场整治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红艳;整顿地理信息市场秩序 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6 记者 兴科 实习生 覃志彬;我区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孙延峰;认真履行职责 严肃查处地理信息市场违法行为[N];中国工商报;2009年
8 刘江;贵州出台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意见[N];中国测绘报;2009年
9 樊省状;确保顺利完成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N];济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闫静霞;宁夏八部门联合整治地理信息市场[N];人民邮电;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成燕辉;符合共享和一致性原则的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嵘;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构建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田文文;基于自发地理信息的空间数据变化发现与更新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王红;基础地理信息地形数据库信息量度量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吴升;分布式GIS组件平台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6 王兴玲;基于XML的地理信息Web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7 李勤超;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语义转换模型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邢汉发;面向更新的网络化空间标报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宝龙;内蒙古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任俊儒;基于FME的GIS数据处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华剑锋;“清三河”地理信息数据集成与全景服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陈帅;数字喀什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克永;面向网页文本的地理信息要素提取与空间定位方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牛艺博;基于WebGL的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陈天福;河南省焦作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4年
8 程水养;社区人口与事件集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9 赵栋梁;基于天地图·安徽的省情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夏乔;地图数据动态更新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4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