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比较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比较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能否顺利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和高质量的教育。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虽取得历史性进步,但也存在诸如普遍素质不高、片面追求智力发展等问题。在深感国际社会和本国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和人才社会需求发展教育。于是,国家开始着力推进教育关键环节的改革,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将具体研究工作落实到各个学科的课程改革之中。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并积极关注有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著作。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可知,我国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体系构建的相关文献不够丰富,且已有研究成果普遍为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和综述研究。与此同时,笔者还关注到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因素,可以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和结构编制特征,直接体现课程理念的发展变化,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于是,笔者大胆将理论研究和教材比较研究结合,基于我国湘教版高中地理系列教材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三个必修模块与美国麦格劳——希尔(Mc Graw-Hill)公司出版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科学发现者——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教材的比较研究,汲取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色方法和先进经验,为我国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教学改革工作,特别是对新教材的编制提供建设性意见。依据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按照时间顺序,利用表格梳理出国外核心素养及体系建构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国内研究现状则同样按照时间顺序,利用表格梳理出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研究成果。最终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阐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及研究基础;第三章为比较研究部分,以比较中美高中地理教材的整体概况、课程理念、结构模式、编写顺序以及教材内容(课文系统、图像系统、活动系统、补充内容)等为线索,总结出两套教材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方面的培养方式的相似之处和各自不同的特色之处;第四章为建议部分,通过比较研究,借鉴美国地理教育利用教材特色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高效率方法,为我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特别是对新教材的编制工作提出建议。第五章为总结与展望部分:主要总结本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分析原因并制定对未来的研究展望和设想。
【关键词】: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 教材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一、研究背景11-13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3-15
- (一) 研究目的13-14
- (二) 研究意义14-15
- 三、研究现状15-22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5-18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8-22
- 四、研究内容22-23
- 五、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23-27
- (一) 研究方法23
- (二) 技术路线23-24
- (三) 创新之处24-27
- 第二章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及研究基础27-35
-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27-31
- (一) 人地观念28-29
- (二) 综合思维29-30
- (三) 区域认知30
- (四) 地理实践力30-31
-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31-32
-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基础32-35
- (一) 以相关理论为基础32-33
- (二) 以支持政策和鼓励方针为动力33-34
- (三) 以地理教材比较研究为依据34-35
- 第三章 中美高中地理教材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比较研究35-61
- 一、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概况35-37
- (一) 中国高中地理教材总体概况35
- (二)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总体概况35-36
- (三) 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总体概况比较36-37
- 二、人地观念培养的比较研究37-41
- (一) 课程理念比较37-38
- (二) 教材格式比较38-40
- (三) 教材内容比较40-41
- 三、综合思维培养的比较研究41-44
- (一) 知识渗透比较42-43
- (二) 补充材料比较43-44
- 四、区域认知培养的比较研究44-52
- (一) 课程理念比较44-45
- (二) 课文系统比较45-46
- (三) 图像系统比较46-49
- (四) 活动系统比较49-52
- 五、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比较研究52-61
- (一) 课程理念比较52-53
- (二) 活动系统比较53-61
- 第四章 对我国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制的建议61-73
- 一、对新教材在人地观念培养角度的编制建议61-63
- (一) 格式编制层次多、更创新61
- (二) 选取内容角度广、更深入61-62
- (三) 语言文字互动强、更生动62
- (四) 目录编制案例展示62-63
- 二、对新教材在综合思维培养角度的编制建议63-66
- (一) 知识内容渗透科学研究方法63-64
- (二) 学科内容兼容其他学科知识64
- (三) 补充内容巩固综合思维培养64
- (四)“课后复习”栏目编制展示64-66
- 三、对新教材在区域认知培养角度的编制建议66-70
- (一) 积极保证图像质量66
- (二) 合理设计图像组合66-67
- (三) 适当扩充图像资源67
- (四) 图像案例编制展示67-70
- 四、对新教材在地理实践力培养角度的编制建议70-73
- (一) 活动“质”“量”追求突破70-71
- (二) 活动类型丰富多样71-72
- (三) 活动案例编制展示72-7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承熙;袁孝亭;;地理核心素养的“变与不变”——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再思考[J];地理教育;2016年01期
2 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年04期
3 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04期
4 张家辉;薛莉;;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年度透视及前瞻——基于2014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分析[J];地理教学;2015年07期
5 褚宏启;;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青年教师;2015年03期
6 陈胜庆;;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J];地理教学;2015年04期
7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J];人民教育;2014年18期
8 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J];辽宁教育;2014年13期
9 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4期
10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仉家亮;高考地理试题的地理学科能力体现状况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刘倩;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志敏;基于中美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的图像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比较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4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