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对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22:41
初中生年龄一般化在12-15随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阶段是初中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关键期,如果此阶段初中生身心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不仅可以发挥促进生理、心理发展的巨大潜能,还可以为后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研究采用文献材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对南京市六所中学初中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将调查的初中生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另一类是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将两类初中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对初中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技能学习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初中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两类初中生体育情感存在明显差异,体育认识的差异性较小。(2)技能学习与初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意愿呈现正相关,并对初中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存在较大影响,总体来看能增加初中生持续运动的时间和频率,与运动时能达到大强度运动量的人数呈正相关。(3)球类运动技能学习与初中生关注体育赛事情况呈正相关,但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中有58.3%学生喜欢关看的体育赛事并不完全是自...
【文章来源】: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受调查者球类运动技能学习时间阶段统计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93名学生中,在学前阶段就学习运动
图 4-1-2 有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体育价值观对比(%)调查数据显示,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认为体育具有健身价值的人数最多,有 286 人,占总比例的 40.6%。其次是认为体育具有娱乐价值,有 213 人,占总数的 30.3%。认为体育具有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人数相对较少,分别为 84 人(11.9%)、63 人(8.9%)和 37 人(5.3%)。还有部分初中生认为体育具有其他方面的价值,有 21 人,占 3.0%。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认为体育具有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人数远远低于认为体育具有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的人数,但高于认为体育还具有其他价值的人数。其中,认为体育具有健身价值所占比例最高,占 39.3%,有247 人。认为体育具有娱乐价值的人数有 179 人,占 28.5%。认为体育还具有其他价值所占比例最少,仅占有 4.1%。小结:通过以上对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分析和无球
图 4-1-3 有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一次体育锻炼时间分布情况对比小结:运动持续时间在 30 分钟以内,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人数显高于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分别为 45.4%和 7.1%。而在 30 分钟后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人数超出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有球类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一次运动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在 60 分钟以上,部分学生表60 分钟时间再去掉准备活动时间、中间休息时间,真正在体育活动中的时间不多,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多数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表示一次体活动的时间 30 分钟完全够了,并表示只在刚开始活动时运动几分钟就够了,其活动并无太大兴趣。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运动技能的学习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初中生体育活动的续时间。首先,是由于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后初中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积极情感体验,兴趣相对较高,能够长时间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其次,这部分中生在以往球类运动技能学习中身体素质水平也有所提高,体能相对较好,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技能形成与体育锻炼习惯的相关性调查研究——以重庆市普通高校为例[J]. 杨道飞,李国泰,李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2]运动技能划分及其教学意义[J]. 邵伟德. 体育教学. 2014(05)
[3]初中生体育自我效能感与体育行为相关关系研究[J]. 李英.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4]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性研究[J]. 李红卫,莫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5]中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 刘运祥,金健秋,李岳峰,袁秀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12)
[6]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J]. 毛振明,赖天德. 中国学校体育. 2005(01)
[7]论终身教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 陈俊钦. 福建体育科技. 2003(01)
[8]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 金健秋,徐国宏,尹海立. 中国体育科技. 2001(07)
[9]大学生锻炼行为与相关知识、态度、自我效能的研究[J]. 张河川,郭思智.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02)
[10]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 中国体育科技. 2001(01)
博士论文
[1]基于学生的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 殷荣宾.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 王健.福建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父母锻炼行为及其对小学生运动参与影响的研究[D]. 张静.南京体育学院 2017
[2]烟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 潘桂立.鲁东大学 2016
[3]初中生体质认知与运动态度对体育教学的影响[D]. 杨雪峰.吉林体育学院 2016
[4]北京市民族小学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分析[D]. 李栋亮.首都体育学院 2016
[5]北京市郊区小学生体育素养教育影响因素研究[D]. 李晓婷.首都体育学院 2016
[6]学校体育与家庭、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志华.天津体育学院 2016
[7]山西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D]. 高金峰.山西师范大学 2016
[8]苏州市初中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 徐政权.苏州大学 2016
[9]西安市莲湖区家庭体育对小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苏晓.西安体育学院 2015
[10]山西省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行为的相关研究[D]. 张力文.山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56124
【文章来源】: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受调查者球类运动技能学习时间阶段统计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93名学生中,在学前阶段就学习运动
图 4-1-2 有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体育价值观对比(%)调查数据显示,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认为体育具有健身价值的人数最多,有 286 人,占总比例的 40.6%。其次是认为体育具有娱乐价值,有 213 人,占总数的 30.3%。认为体育具有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人数相对较少,分别为 84 人(11.9%)、63 人(8.9%)和 37 人(5.3%)。还有部分初中生认为体育具有其他方面的价值,有 21 人,占 3.0%。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认为体育具有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人数远远低于认为体育具有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的人数,但高于认为体育还具有其他价值的人数。其中,认为体育具有健身价值所占比例最高,占 39.3%,有247 人。认为体育具有娱乐价值的人数有 179 人,占 28.5%。认为体育还具有其他价值所占比例最少,仅占有 4.1%。小结:通过以上对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分析和无球
图 4-1-3 有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一次体育锻炼时间分布情况对比小结:运动持续时间在 30 分钟以内,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人数显高于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分别为 45.4%和 7.1%。而在 30 分钟后有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人数超出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初中生。有球类动技能学习初中生一次运动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在 60 分钟以上,部分学生表60 分钟时间再去掉准备活动时间、中间休息时间,真正在体育活动中的时间不多,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多数无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初中生表示一次体活动的时间 30 分钟完全够了,并表示只在刚开始活动时运动几分钟就够了,其活动并无太大兴趣。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运动技能的学习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初中生体育活动的续时间。首先,是由于球类运动技能学习后初中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积极情感体验,兴趣相对较高,能够长时间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其次,这部分中生在以往球类运动技能学习中身体素质水平也有所提高,体能相对较好,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技能形成与体育锻炼习惯的相关性调查研究——以重庆市普通高校为例[J]. 杨道飞,李国泰,李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2]运动技能划分及其教学意义[J]. 邵伟德. 体育教学. 2014(05)
[3]初中生体育自我效能感与体育行为相关关系研究[J]. 李英.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4]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性研究[J]. 李红卫,莫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5]中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 刘运祥,金健秋,李岳峰,袁秀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12)
[6]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J]. 毛振明,赖天德. 中国学校体育. 2005(01)
[7]论终身教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 陈俊钦. 福建体育科技. 2003(01)
[8]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 金健秋,徐国宏,尹海立. 中国体育科技. 2001(07)
[9]大学生锻炼行为与相关知识、态度、自我效能的研究[J]. 张河川,郭思智.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02)
[10]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 中国体育科技. 2001(01)
博士论文
[1]基于学生的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 殷荣宾.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 王健.福建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父母锻炼行为及其对小学生运动参与影响的研究[D]. 张静.南京体育学院 2017
[2]烟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 潘桂立.鲁东大学 2016
[3]初中生体质认知与运动态度对体育教学的影响[D]. 杨雪峰.吉林体育学院 2016
[4]北京市民族小学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分析[D]. 李栋亮.首都体育学院 2016
[5]北京市郊区小学生体育素养教育影响因素研究[D]. 李晓婷.首都体育学院 2016
[6]学校体育与家庭、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志华.天津体育学院 2016
[7]山西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D]. 高金峰.山西师范大学 2016
[8]苏州市初中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 徐政权.苏州大学 2016
[9]西安市莲湖区家庭体育对小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苏晓.西安体育学院 2015
[10]山西省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行为的相关研究[D]. 张力文.山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56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45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