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乡土史教材编写与运用举例
发布时间:2021-11-26 22:47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加强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历史思维方式,让学生不再照着课本背历史的呼声逐渐增高,并不断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及。让学生建构时间和空间观念,使其感受到历史切切实实发生在身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历史拉回学生身边,充分利用我们周围或熟悉,或不熟悉的家乡历史来帮助学生加强时间与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确实发生在我们周围,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乡土史教材的开发可以系统地将与教材相适用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加以整合,让没有条件走访每一个乡土史资源的学校也可以从书上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从而对课标教材有更好更深入的掌握。笔者以沈阳地区为例,从激发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几个方面探讨沈阳地区编撰乡土史教材的重要性。从沈阳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以及国家、政府对乡土史教学的重视几方面说明了编写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具有可行性。并提出编写乡土史教材应该具有凸显地方性、紧扣教材、科学性、实用性四大原则。笔者在文中对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进行了尝试编撰,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为例,列出在教...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一、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编写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 重要性
(二) 可能性
二、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编写原则
(一) 突显地方性原则
(二) 紧扣教材原则
(三) 科学性原则
(四) 实用性原则
三、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编写尝试
前言
第一课 沈阳地名由来
第二课 最早的沈阳居民—“新乐人”
第三课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
第四课 初期近代化进行
第五课 “清末新政”在沈阳的发展
第六课 “五四运动”在奉天
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在奉天的活动—中共满洲省委
第八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九课 奉系军阀管辖
第十课 将领的摇篮—东北陆军讲武堂
第十一 课殖民统治下的奉天城—“九·一八”事变
第十二 课共和国的“长子”—建国初期的发展
第十三 课沈阳城的名胜古迹
四、乡土史教材运用案例
(一) 导入新课时引用乡土史教材内容
(二) 教学过程中穿插乡土史教材内容
(三) 教学过程结束时,增添教材内容丰富教学
(四) 以乡土史为内容进行专题授课
五、《沈阳历史》编写反思
(一) 编写困难
(二) 需完善之处
(三) 编写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21067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一、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编写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 重要性
(二) 可能性
二、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编写原则
(一) 突显地方性原则
(二) 紧扣教材原则
(三) 科学性原则
(四) 实用性原则
三、沈阳地区乡土史教材编写尝试
前言
第一课 沈阳地名由来
第二课 最早的沈阳居民—“新乐人”
第三课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
第四课 初期近代化进行
第五课 “清末新政”在沈阳的发展
第六课 “五四运动”在奉天
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在奉天的活动—中共满洲省委
第八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九课 奉系军阀管辖
第十课 将领的摇篮—东北陆军讲武堂
第十一 课殖民统治下的奉天城—“九·一八”事变
第十二 课共和国的“长子”—建国初期的发展
第十三 课沈阳城的名胜古迹
四、乡土史教材运用案例
(一) 导入新课时引用乡土史教材内容
(二) 教学过程中穿插乡土史教材内容
(三) 教学过程结束时,增添教材内容丰富教学
(四) 以乡土史为内容进行专题授课
五、《沈阳历史》编写反思
(一) 编写困难
(二) 需完善之处
(三) 编写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21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52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