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平板电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14:27
  本研究致力于数学平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教学过程,旨在提供适合初中数学课堂的平板教学模式,分析平板电脑在初中数学实践中给师生教学带来的变化,探索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根据需要,查阅中外相关文献以提供理论指导;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自主能力情况;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平板模式探索,建构了“平板电脑+初中数学’预习-实践-反馈’”教学模式;通过特定的案例进行相关分析,对初中数学平板教学的实施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经过一年地实践研究,教师能借助平板的交互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利用平板电脑提高自身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效率。学生预习方面,平板可监控和收集学习情况;教师课堂方面,平板多种交互功能帮助提高效率;课后学习方面,平板集合丰富有效的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说明平板对于师生教学中,帮助初中生端正学习态度、习得高效方法、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有积极意义,但为了让平板更好的服务数学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探索平板功能、与传统方式结合、配合合适的教学软件四个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平板电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图3.?1教师端登录页面??(1)服务器IP:填写教室电子白板电脑IP地址信息,当电子白板端软件启动时,??

学生,按钮,电子白板,点击


??...?j:?'???图3.2登录后页面??教师可以在“学生状态”按钮中查看学生登录状况,如果学生己经进入教学系统,??学生姓名将高亮显示,灰色表示该学生未进入教学系统。而右下角的箭头按钮为??退出学生状态功能按钮。??*?BS??图3.3学生登录状况??如果双击在线学生姓名,软件将显示该学生平板画面,如下图:??|—"I??1?IB???????图3.4学生平板画面??在学生平板界面下方有一些菜单按钮,如点击“发白板”按钮,则可以将该学生??桌面图片发送到电子白板端显示,点击“发白板和学生”按钮,则可以将该学生??桌面图片发送到电子白板端和学生端显示。??11??

学生,按钮,教学系统,状况


*?BS??图3.3学生登录状况??如果双击在线学生姓名,软件将显示该学生平板画面,如下图:??|—"I??1?IB???????图3.4学生平板画面??在学生平板界面下方有一些菜单按钮,如点击“发白板”按钮,则可以将该学生??桌面图片发送到电子白板端显示,点击“发白板和学生”按钮,则可以将该学生??桌面图片发送到电子白板端和学生端显示。??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班制的实施与注意问题[J]. 马辉辉.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02)
[2]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 高夫立.  科教导刊(下旬). 2015(01)
[3]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成功应用的学校案例剖析——丰师附小数字课堂与数字文化实践之思考[J]. 李玉顺,史鹏越,夏长胜.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5)
[4]中外网络自主学习研究现状浅析[J]. 赵乐华,施莉莎.  中国职工教育. 2012(12)
[5]基于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杨明.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2(08)
[6]初中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培养[J]. 黄云凤.  柳州师专学报. 2000(01)

硕士论文
[1]“平板电脑+”中学物理“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 矫洪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基于平板电脑的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研究[D]. 吕丹丹.云南师范大学 2016
[3]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师提问研究[D]. 王瑾.上海师范大学 2016
[4]基于平板电脑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D]. 谢立慧.广西师范大学 2016
[5]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D]. 万小龙.华中师范大学 2015
[6]活动理论视角下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研究[D]. 刘欣.浙江师范大学 2015
[7]数学开放式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 谷龙舟.上海师范大学 2014
[8]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 俞苏萍.苏州大学 2013
[9]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D]. 李桂云.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10]美国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模式研究[D]. 杨琴.重庆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78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578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