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iSpring Suite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软件探索

发布时间:2022-04-26 22:31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教学软件也因此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集文字、视频、图片和动画于一体,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教学软件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因为教学软件给学生提供的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本研究主要是基于iSpring Suite这一软件,探索本软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起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首先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对iSpring Suite、在线学习和多媒体课件有一个概念界定,然后以有意义学习、建构主义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结合iSpring Suite的特点、高中生物学、在线学习等对iSpring Suite进行设计探索。通过对前人的探索、多媒体的特点以及教学软件的特点,总结出有利于该软件进行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以及制作原则。笔者以《走进细胞》这一章为例进行设计制作,其制作方法供广大教师参考。最后,笔者将制作的作品进行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分析,得出iSpring Suite在...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iSpring Suite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软件探索


谷传波认为:为了合理开发教学软件,使教学软件能有创新,我们必须结合生物学教

教学软件,教学内容,缺陷,保证制度


图 1-3杨认为:现在的教学软件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教学内容的选取非常的草率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严重的偏离,教学软件的设计不合理,很多人为了适应现目的开发一些不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造成多媒体课件的严重抄袭。教学软计也没有完整的保证制度。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学设计没有得到重

关键词,平台,软件


图 1-42.关于 iSpring Suite 的研究笔者以“iSpring Suite”、“iSpring Suite8”、“biology+iSpring Suite”、“iSpring Suiteaching software”为关键词在 EBSCO 平台上进行了检索,对于这个软件,国外的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iSpring Suite提高PowerPoint课件质量[J]. 李海年,周跃.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01)
[2]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的分析[J]. 刘清华,陈金平,刘向群,张曦.  电子设计工程. 2016(10)
[3]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程凤龙.  视听. 2015(12)
[4]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音乐可视化与音乐视觉化比较研究[J]. 杨国栋.  陕西教育(高教). 2015(12)
[5]基于Storyline的交互式课件设计[J]. 王冰.  软件导刊. 2015(09)
[6]Ispring Suite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J]. 宋慧宁,张凯,杨再明.  办公自动化. 2015(16)
[7]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陈香姑.  亚太教育. 2015(12)
[8]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策略[J]. 王旺芬.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5(07)
[9]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设计与加工策略研究——基于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J]. 赖晓云.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1)
[10]问卷调查法研究综述[J]. 郑晶晶.  理论观察. 2014(10)

博士论文
[1]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 闫东.西南大学 2016
[2]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研究[D]. 叶新东.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 徐苑苑.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云平台支持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混合式学习行动研究[D]. 祁薇.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Prezi的演示文稿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毛昌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栗洁玲.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D]. 俞伊娜.华东理工大学 2015
[5]基于新型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软件设计与应用[D]. 邵悦.湖南大学 2007
[6]应用多元智力理论促进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 李玉林.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48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48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