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文言文教学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7 17:5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明确指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有正确的价值目标,要形成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可以使得我国广大学子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更加充分的认知,同时可以使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且逐渐形成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长期以来,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仍然重视字词释义,忽略了文化的部分。为了了解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状况,本论文在掌握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K市两所中学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一系列的相关研究研究分析后,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现状不太乐观。教师们虽然能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但由于考试方式、评价方式等的局限,在教学中没有精力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且教学中长期以来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工具性、实用性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重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识记和掌握、课堂缺乏文化氛围、文言文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体系杂乱。分析表明,导致高中文言文教...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文言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研究
        (二) 文言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关系的研究
        (三) 文言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文言文教学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四) 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符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符合时代要求
        三、符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需要
    第二节 符合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
    第三节 符合学生培养的需要
        一、符合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二、符合高中生的知识基础
        三、符合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四、符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分析
        一、编排科学
        二、类型多样
        三、文质兼美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一、物质层面
        二、精神层面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二、教学方法调查结果
        三、教师访谈结果
        四、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教学环境及观念方面
        二、教学方法方面
        三、教师素养方面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第一节 更新教学观念,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
    第二节 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
        一、重视诵读教学
        二、创设情境
    第三节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专题教学法
        二、比较教学法
        三、写作教学法
        四、拓展阅读补充教学
        五、开展活动课
    第四节 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一、从思想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广泛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三、提升自身的文言素养
        四、提升自身的文化甄别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言文教学的坚守与创新[J]. 周庆元,胡虹丽.  中国教育学刊. 2009(02)
[2]论现代文言文的生存机制[J]. 熊焰.  学术研究. 2007(05)
[3]和谐·相生·交融——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实施途径[J]. 彭玉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07(06)
[4]“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J]. 桑哲.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7(01)
[5]古文今译——文言教学不能承受之重[J]. 欧阳凯.  语文学习. 2006(06)
[6]中学文言文教学价值浅论[J]. 刘梅珍.  语文学习. 2006(06)
[7]文言文该怎样教?[J]. 黄厚江.  语文学习. 2006(05)
[8]浅谈文言文的“教学境界”[J]. 栾合明.  中学语文. 2006(01)
[9]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J]. 王宁.  现代语文. 2005(03)
[10]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J]. 曹明海,陈秀春.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1)

硕士论文
[1]文言文教学: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D]. 罗俊明.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48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48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