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和教学衔接
发布时间:2022-05-02 19:51
我国在2001年就在实验区开设了初中科学课程,但经过接近二十年的发展,除浙江省、上海市以及部分实验区开设初中科学课外,我国其余地区几乎没有开设。笔者查阅资料,通过对国内外科学课程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当今时代,科学课程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由于本身课程教学的限制、以及专业教师人才的缺乏等原因,目前我国还未在全国全面实施科学课程。要想让现行课程由分科走向综合,对分科与综合课程的衔接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笔者通过查阅文献,首先对国内外的衔接理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然后通过对2011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简称初中《科学》)和2011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简称《初中物理》)两门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建议四方面的比较分析,寻找两门课程的衔接点;最后提出课程开设衔接、课程内容的衔接以及专业教师的培养等三方面的衔接策略,并制定了相应的可实施教学案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教学理念方面,两门课程理念基本相同,但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在课程目标方面,两门课程总目标相...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产生的原因
1.2.1 课程教学的限制
1.2.2 专业教师的缺乏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4.1 期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1.4.2 为未来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章 衔接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1 衔接理论
2.2 衔接教学的教育理论基础
2.2.1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核心素养
2.3 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第三章 初中科学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3.1 课程理念的比较分析
3.2 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3.3 内容标准的比较分析
3.4 教学建议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初中科学与初中物理的教学衔接策略
4.1 课程衔接策略
4.1.1 课程开设衔接策略
4.1.2 课程内容衔接策略
4.2 教学中教师专业化衔接策略
4.2.1 改变教育理念
4.2.2 专业知识的强化
4.3 衔接的教学案例设计
4.4 教学案例的实施与反思
4.4.1 教学案例的实施
4.4.2 教学案例实施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课程标准比较的视角探析初中科学与初中物理的衔接问题[J]. 杨波.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12)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3]2011年版初中物理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比较[J]. 卢海洋,郭优,曹铷,黄晓霞,崔雪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04)
[4]初中科学中实施科技史教育的初探[J]. 赵红.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0)
[5]科学课程综合化,任重道远——北京师范大学刘洁民副教授专访[J]. 林静. 中国教师. 2012(11)
[6]课程衔接:含义分析、学理基础及主要问题[J]. 胡春光.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0(04)
[7]初中科学和物理课程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之比较[J]. 刘健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0)
[8]中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刘韬容,陈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9]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学史哲素养[J]. 蔡铁权,姜旭英.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10]“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 钟启泉. 教育研究. 2007(06)
博士论文
[1]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 廖元锡.西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初中科学教科书教学史内容呈现分析[D]. 卢笔雅.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科学课堂活动设计[D]. 王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王小群.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小学科学教学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D]. 陈航.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初中《科学》与《物理》内容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研究[D]. 咸丽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初中《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D]. 王璐.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比较研究[D]. 朱俊.安徽师范大学 2014
[8]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 石璇.陕西师范大学 2013
[9]基于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D]. 牛春虎.曲阜师范大学 2013
[10]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知识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研究[D]. 佘亚芳.南京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9843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产生的原因
1.2.1 课程教学的限制
1.2.2 专业教师的缺乏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4.1 期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1.4.2 为未来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章 衔接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1 衔接理论
2.2 衔接教学的教育理论基础
2.2.1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核心素养
2.3 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第三章 初中科学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3.1 课程理念的比较分析
3.2 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3.3 内容标准的比较分析
3.4 教学建议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初中科学与初中物理的教学衔接策略
4.1 课程衔接策略
4.1.1 课程开设衔接策略
4.1.2 课程内容衔接策略
4.2 教学中教师专业化衔接策略
4.2.1 改变教育理念
4.2.2 专业知识的强化
4.3 衔接的教学案例设计
4.4 教学案例的实施与反思
4.4.1 教学案例的实施
4.4.2 教学案例实施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课程标准比较的视角探析初中科学与初中物理的衔接问题[J]. 杨波.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12)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3]2011年版初中物理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比较[J]. 卢海洋,郭优,曹铷,黄晓霞,崔雪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04)
[4]初中科学中实施科技史教育的初探[J]. 赵红. 新课程学习(上). 2012(10)
[5]科学课程综合化,任重道远——北京师范大学刘洁民副教授专访[J]. 林静. 中国教师. 2012(11)
[6]课程衔接:含义分析、学理基础及主要问题[J]. 胡春光.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0(04)
[7]初中科学和物理课程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之比较[J]. 刘健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0)
[8]中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刘韬容,陈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9]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学史哲素养[J]. 蔡铁权,姜旭英.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10]“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 钟启泉. 教育研究. 2007(06)
博士论文
[1]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 廖元锡.西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初中科学教科书教学史内容呈现分析[D]. 卢笔雅.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科学课堂活动设计[D]. 王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王小群.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小学科学教学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D]. 陈航.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初中《科学》与《物理》内容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研究[D]. 咸丽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初中《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D]. 王璐.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比较研究[D]. 朱俊.安徽师范大学 2014
[8]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 石璇.陕西师范大学 2013
[9]基于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D]. 牛春虎.曲阜师范大学 2013
[10]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知识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研究[D]. 佘亚芳.南京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9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4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