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对外汉语动量补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15 15:10
  动量补语作为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形式之一,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但是不同动量词构成的动量补语之间语义特征、语用选择较为复杂,所以一直是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偏误率较高的一个语法点。在研究动量补语的本体知识和泰国学生动量补语的习得偏误后,本文以学习迁移理论为理论支撑,阐释了学习迁移理论对教学设计方面的教学启示,以来中国进行交流学习的二十名泰国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动量补语的基本句式和四个常用专用动量词的语义区别为教学内容,进行了初级动量补语的专题课堂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实践检验,反思总结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从学习迁移理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对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概述,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这三方面阐释了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第三部分,对本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说明。第四部分,从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操练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本课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第五部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汉语语法中动量补语的相关研究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动量补语的相关研究
        (三)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第二章 学习迁移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定义
        (二)学习迁移理论关于“迁移”的分类
    二、学习迁移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一)对教学内容的启示
        (二)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三)对学习方法的启示
第三章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动量补语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四、教学环节分析
第四章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对外汉语动量补语教学设计
    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三)巩固操练
        (四)课后作业
    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三)巩固操练
        (四)课后作业
第五章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对外汉语动量补语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评价
        (一)教学设计的优点
        (二)教学设计的不足
    二、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对外汉语动量补语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需要量力而行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负迁移现象
        (三)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设计探讨[J]. 刘燕.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04)
[2]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动量短语的偏误分析[J]. 车慧.  汉字文化. 2012(06)
[3]中亚留学生汉语动量词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闫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5)
[4]面向泰国学习者的对外汉语补语研究综述及其应用[J]. 柯伟智.  海外华文教育. 2012(02)
[5]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为例[J]. 牛立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6]基于篇章的情态补语课堂教学设计[J]. 赵万勋.  汉语学习. 2011(06)
[7]泰国学生汉语可能补语习得情况考察[J]. 齐春红,秋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8]语言迁移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 刘若男.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9]动量词与宾语的语序选择问题[J]. 吴怀成.  汉语学报. 2011(01)
[10]汉语动量词及动量短语研究[J]. 田鑫,陈绂.  语言文字应用. 2010(02)

博士论文
[1]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补位“一下”的语法化研究[D]. 蔡燕.山东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留学生汉语动量补语教学研究[D]. 王江梅.沈阳师范大学 2016
[2]越南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与教学对策研究[D]. 阮氏清河(NGUYEN THI THANH HA).辽宁大学 2016
[3]泰国中学生汉语动量词习得调查研究[D]. 刘豆.广西师范大学 2016
[4]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专用动量词习得研究[D]. 廖斯提.湖南师范大学 2013
[5]泰国留学生汉语动量词习得研究[D]. 王燕晶.西南大学 2013
[6]泰国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偏误研究[D]. 刘慧桃.广西大学 2012
[7]泰国学生汉语动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李佩玉.广西民族大学 2012
[8]现代汉语动作类别词的语义研究[D]. 曹芳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31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731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