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价值、困境及重构
发布时间:2024-12-19 03: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蕴含着丰富育人资源,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质量关乎着传统文化传承与育人旨趣得以实现的向度。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设存在课程内容衔接上"碎片化",课程内容选材来源被窄化,课程内容阐释"二重"样态,以及课程内容表征简单符号化等问题。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质量,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需要整体规划,增强课程内容衔接构建的系统性;精选来源,丰富课程内容主题建构的多样性;立足时代,提高课程内容阐发的科学性;更新范式,完善课程内容表征的专业性。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价值意蕴
(一)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构建彰显着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二、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现实检视
(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衔接构建“碎片化”
(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选材来源被窄化
(三)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阐释“二重”样态
(四)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表征简单符号化
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的重构
(一)整体规划:增强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衔接的系统性
(二)精选来源: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主题的多样性
(三)立足时代:提高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阐发的科学性
(四)更新范式:完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符号表征的专业性
本文编号:401757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价值意蕴
(一)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构建彰显着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二、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现实检视
(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衔接构建“碎片化”
(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选材来源被窄化
(三)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阐释“二重”样态
(四)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表征简单符号化
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的重构
(一)整体规划:增强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衔接的系统性
(二)精选来源: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主题的多样性
(三)立足时代:提高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阐发的科学性
(四)更新范式:完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符号表征的专业性
本文编号:4017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401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