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五首美国歌曲填词的学堂乐歌的演化与教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18:12

  本文关键词:五首美国歌曲填词的学堂乐歌的演化与教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学堂乐歌 美国 日本 中学 教学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五首美国巡游艺人歌曲——《洛萨·李》、《梦见家和母亲》、《故乡的亲人》、《可爱的克里门泰因》、《我亲爱的阳光中的老家》——及其演化而来的学堂乐歌,总共从四个方面对相关内容作以论述和分析。在歌曲本体研究方面,本文分别从相关音乐人的生平、歌曲的创作及二度创作等方面入手,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五首美国曲调学堂乐歌的演化,分析了这些歌曲从美国的巡游艺人歌曲到日本的学校唱歌再到中国的学堂乐歌的一系列演化过程。第二章分别介绍了相关词曲作者,同时对他们的歌曲创作与改编的情况作以陈述和分析。第三章将五首美国歌曲演化的学堂乐歌的情况进行概述、剖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歌唱教学研究方面,第四章从版本选择和教学形式把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课程教学的理念,将音乐、语文、历史、英语等诸多学科,通过学堂乐歌这一教学载体进行融合,并作以创新性教学的设想。这一设想的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升音乐这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把握学堂乐歌在当下课堂的具体教学,并理解这些衍生自美国歌曲的学堂乐歌,本文在论述上结合了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对这些歌曲从音乐史、音乐教学法等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学堂乐歌 美国 日本 中学 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4
  • (一) 问题的提出10
  • (二) 研究综述10-12
  • (三)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2-13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3
  • (五)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3-14
  • 一、五首美国巡游艺人歌曲及相关学堂乐歌的演化14-17
  • (一) 巡游艺人歌曲14-15
  • (二) 日本早期学校唱歌15
  • (三) 中国学堂乐歌15-17
  • 二、相关音乐人的创作与改编17-21
  • (一) 美国音乐人17-18
  • 1. 奥德维17
  • 2. 福斯特17-18
  • 3. 海斯18
  • (二) 日本音乐人18-19
  • 1. 犬童球溪18-19
  • (三) 中国音乐人19-21
  • 1. 沈心工19-20
  • 2. 李叔同20-21
  • 三、歌曲演化概述21-29
  • (一) 《洛萨·李》及由其改编的学堂乐歌21-22
  • (二) 《梦见家和母亲》及由其改编的学堂乐歌22-24
  • (三) 《故乡的亲人》及由其改编的学堂乐歌24-26
  • (四)《可爱的克里门泰因》及由其改编的学堂乐歌26-27
  • (五) 《我亲爱的阳光中的老家》及由其改编的学堂乐歌27-29
  • 四、歌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29-40
  • (一) 传统乐歌的版本选择29-33
  • 1. 《勉学》同旋律乐歌的版本选择29-31
  • 2. 《故乡的亲人》三种译本的选择31-32
  • 3. 《贫女》同旋律乐歌的版本选择32-33
  • (二) 将传统乐歌引入当下课题的策略33-37
  • 1. 已有歌曲材料的用法34-36
  • 2. 歌曲改编的一些新思路36-37
  • (三) 教学设计的构想37-40
  • 1. 音乐课程教学设计37-38
  • 2. 综合课程教学设计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惠敏;;清末民初“学堂乐歌”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魏盛楠;;浅谈学堂乐歌[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陈燕;;学堂乐歌声乐作品探略[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4 宫成;;浅析学堂乐歌的经典之作——歌曲《送别》反映出的相关知识[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陈若华;;时代·启蒙·歌声——论学堂乐歌[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20期

6 游歆睿;;学堂乐歌中的女性形象[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年01期

7 尹新春;;谈学堂乐歌[J];音乐世界;1992年06期

8 尹洁;学堂乐歌起因探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董晓;论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陈煜斓;;近代学堂乐歌的文化与诗学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源;;李叔同的学堂乐歌《送别》英译[A];语言·翻译·翻译教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 毛翰;谈近代“学堂乐歌”的爱国意境[N];北京日报;2012年

2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 王勇;从学堂乐歌到“红歌”[N];东方早报;2011年

3 陈一鸣;学堂乐歌:百年前的校园歌曲[N];南方周末;2005年

4 毛翰;辛亥革命踏歌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俞人豪;新世纪的学堂乐歌[N];音乐周报;2001年

6 靳卯君;百期连载结集 百年迷雾澄清[N];音乐周报;2001年

7 居其宏;浊者自浊[N];音乐周报;2011年

8 杨瑞庆;歌坛期盼短歌[N];中国艺术报;2014年

9 大可;从“乐歌”到“新音乐”[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莹;学堂乐歌的审美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王瑛;从学堂乐歌到学校歌曲[D];山西大学;2010年

3 李俊;学堂乐歌富国强兵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邬欣澄;学堂乐歌兴衰动因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文莉;二十世纪上半叶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上海流行音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6 冯竟泽;五首美国歌曲填词的学堂乐歌的演化与教学分析[D];渤海大学;2016年

7 周莹;学堂乐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淑敏;学堂乐歌的歌词艺术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英;《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形成的影响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10 罗虹;学堂乐歌与民族国家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6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86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