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农民工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2 15:22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子女 家庭教养方式 自信心 儿童 心理


【摘要】:[目的]探讨农民工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信心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3~5岁的465名农民工家庭的儿童作为农民工组,选取该区465名上海市户籍的同龄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匹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及幼儿日常行为自信心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家庭教养方式:农民工组家庭放任维度的平均得分(36.90)高于对照组(22.72)(F=8.488,P=0.01);农民工组家庭专制维度的平均得分(41.75)高于对照组(25.00)(F=5.809,P0.001);而权威维度平均得分农民工组(54.95)低于对照组(73.43)(F=15.487,P=0.02)。儿童自信心方面:农民工组游戏平均得分(75.10)低于对照组(84.37)(F=0.056,P0.000 1);农民工组学习平均得分(72.45)低于对照组(85.04)(F=1.973,P0.000 1);而农民工组劳动方面平均得分(66.11)与对照组(6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181,P=0.348)。家庭教养方式中权威维度与游戏、学习、劳动呈正相关(均P0.05);放任维度和专制维度均与游戏、学习、劳动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农民工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信心有一定影响。
【作者单位】: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家庭教养方式 自信心 儿童 心理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1]。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它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汪琼;;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探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5期

3 张波;李德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罗苑;齐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方燕萍;;农村初中家庭教养方式引起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9期

6 张亦慧;周建立;;深圳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7 管夏瑜;洪慧敏;;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2期

8 葛晓亮;;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论辩——一个基于实证数据的分析[J];沧桑;2011年02期

9 张兰君;赵晓伟;;论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5期

10 倪晓莉;陈思路;常虹;;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晋蜀;严峥;李昆;郭涛;郭鹏;刘华;;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概况及对青少年网瘾行为的影响[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韩斌;张文新;陈光辉;李春;;家庭教养方式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儿童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小华;;浅谈品行障碍患者的家庭教养方式问题[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陈;张心玮;;家庭教养方式与同伴友谊对流动儿童外显和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斌;程婕婷;;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母系代际传递性:家庭教养方式的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舒蕊;从心理角度看家庭教养方式[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泗阳县三庄初级中学 葛以升;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N];江苏法制报;2008年

3 李文;心理幼稚是怎样形成的[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王 林;孩子为什么“长不大”[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 唐利荣;父母是幸福领路人[N];健康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霞;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党羚尹;农村小班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入园适应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毛静;“独二代”家庭教养方式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清杰;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以自我意识为中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荣丽;农村家庭教养方式代际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思悦;高中生心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张媛;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张Z谌,

本文编号:1078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078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