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学习认证: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之关键
本文关键词:先前学习认证: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之关键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先前学习认证作为对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评估方式,成为学分银行制度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阐述先前学习认证的内涵、步骤及方法,并对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先前学习认证程序提出具体建议。
[Abstract]:Previous study on informal learning outcomes certification as a way of assessment, become a key link in the credit bank system. This stud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previous 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eps and methods, and to our country credit bank system of the previous learning certification procedures to mak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2013年度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132522) 2011年度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重点科研项目“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ZX1016)
【分类号】:G729.2
【正文快照】: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广泛推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富顺;;台湾地区非正规学习成就的实施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2 章鹏远;欧盟国家非正规与非正式职业学习认证概述[J];职教论坛;2005年19期
3 周凤瑾;;探析终身教育体系中高校教育的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光辉;蔡亮光;;海峡两岸社区教育比较研究[J];成人教育;2010年10期
2 张艳红;钟大鹏;梁新艳;;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3 吴东晖;;闽台老年教育比较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蔡亮光;;台湾社区教育发展理念与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5 孙诚;张晓光;;中国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姚来燕;;认识先前学习评价:基于法律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9期
7 杨晓平;刘义兵;;论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的建设[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8 李林曙;高洁;付建军;;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原则与方法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3年02期
9 王金金;;关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标准的相关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王迎;;先前学习评价:国际发展的经验与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铭香;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晓平;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刘素娟;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艳;论普通教育知识和职业教育知识的区别与联系[J];职教通讯;2005年02期
2 张振元;;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01期
3 张天波;;终身教育维度下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结构和层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澳利;;浅析我国“学分银行”推行的困难与障碍[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年17期
3 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4 高琳;;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召开学分银行网络平台设计工作会[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敏;;学分银行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20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朴仁钟;刘音;;终身学习型社会与韩国的学分银行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7 赵宇红;;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构想[J];职教论坛;2012年31期
8 吴韶华;;韩国“学分银行”的负向功能及其引发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11期
9 王改芝;;“学分银行”背景下电大会计专业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5期
10 赵宇红;;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构想——区域性继续教育领域中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慈溪市教育局课题组;彭飞龙;陆和杰;罗科技;陈海强;刘柱杰;;构建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何学书;周增清;;绿色证书“学分银行”初探[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肖良松;;发展职业教育 建立学分银行[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各辉;学校“学分银行”助茶农成才[N];湄洲日报;2009年
2 记者 吴晓向 实习生 刘秋炎;北京市总实施“学分银行计划”[N];工人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郑晋鸣;用“学分银行”鼓励学生创新[N];光明日报;2011年
4 徐健;学分银行计划 打造精兵高手[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文生 靳婷婷;“学分银行”催生“校园发明家”[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徐瑞哲;“学分银行”与市民有啥关系[N];解放日报;2012年
7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李路 赵越;上海“学分银行”昨起“开业”[N];东方早报;2012年
8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刘素娟;“学分银行”如何夯实终身学习“立交桥”基础[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上海学分银行开户者逾40万[N];解放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张学军;职业培训有了“学分银行”[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胡荣琳;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韦雄沣;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衡播;武汉城市圈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杜社玲;韩国、欧洲学分银行实践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艳霞;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7 王春晓;“学分银行”对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俸娅楠;农业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9 武洁水;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程世沙;基于个性化教育的自考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93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39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