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试论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中凉山彝族教育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8-01-07 15:26

  本文关键词:试论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中凉山彝族教育的发展方向 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凉山彝族 经济文化类型 教育发展


【摘要】: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可以把凉山彝族社会分为三个不同地理空间对应下的三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教育发展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实施的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凉山彝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是凉山彝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e Liangshan Yi socie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economy and culture in thre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p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nex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ow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 this is an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real problem, n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angshan Yi area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ducation has been unable to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economic and cultural types of Liangshan Yi societ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area.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现状评估和体制创新需求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JJD85007)成果之一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必须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结合传统文化和语言环境的现实,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群体的需求,进而实施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本文将从环境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刘怀光;李琳;;流行文化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杨建;;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6 康玲;邓思胜;;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7 向俊杰;姜世伟;王俊涛;;农民生态与经济需求关系的实证考察——以贵州省H乡和C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8 薛伟贤,冯宗宪,陈爱娟;企业家激励约束的障碍、因素与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方双虎;;威廉·詹姆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刘小年;国家、社会和法律的人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光宇;;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刘檑;;多民族兼容的纽带——读《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于凤花;李明;;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贾艳飞;孔令龙;;城市社区生活廊道构建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妍;;基于农民行为心理的村庄规划设计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方媛媛;朱映占;;基诺族的传统服饰与变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2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兵;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周艳;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晓玲;中西“离家”童话的一项认知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付晖;保健型园林营造探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3 时少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进展评析[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4 黄健英;;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中演变[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5 虎海峰;;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尹伟强;;古代维吾尔族经济文化类型的演变[J];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05期

7 黄健英;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严雪晴;;岭南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9 陈光良;;岭南u嵜竦木梦幕嘈吞轿鯷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10 朱小玲;;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经济文化类型的演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伟泉;梁欣;赵凤华;;教育类中国学术期刊计量评价与教育发展态势研究(2001年部分)[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耿学超;;首都教育发展战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超;杨姝雅;何小芹;张京萍;;科研与教育共同促进医院持续性发展[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沈开艳;刘社建;;2020年前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教育策略探讨[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余达佳;;把发展民族教育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百色地区教育发展问题调查[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忠斌;;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家庭投资不足的原因及扩大投资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文俊;刘培国;;服务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罗建波;王玉华;;非洲葡语国家的教育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9 陈家刚;;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发展的思考[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崔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教育发展[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蔡国英;教育发展要争取“五个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谢小曼;调整布局 优化资源[N];潮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施育玲;探寻加快教育发展大计[N];汕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莫蓉;以理论武装促进教育发展[N];益阳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志武;我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N];西藏日报;2008年

6 宁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欧阳德群;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教育强县[N];永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胡晓琳 马灵军;彭阳县创新机制力促教育发展[N];固原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雨 通讯员 乔建军;民生银行倾情帮扶渭源教育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9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以改革创新解教育发展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记者 储召生;中科院教育发展路线图发布[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阳;埃及近代以来教育发展与埃及现代化[D];西北大学;2002年

5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天雪;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胡黎霞;务实·理性·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雪梅;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向明;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虎海峰;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5 甄国玲;我国农村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殷有敢;论教育发展的向善性[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静;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伟华;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张晓慧;宝昌一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覃卫国;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3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393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