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9 14:19

  本文关键词:“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文化 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资源


【摘要】:"根植"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相互汲取营养,双双茁壮成长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现实可能。对"培养什么人"及"怎样培养人"两个方面的定位进行理性把握,使得"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更加合理。具体实施中要"根植"于民族教育政策,凸显民族教育特色;"根植"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有效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广阔视野,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
[Abstract]:"Roots" that interdependence, mutual promotion.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education mutual nourishment, both thrive is not only a kind of value pursuit, it is probably a reality. "The location from two aspects: the rational grasp of what people to cultivate" and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the "national education rooted in the nation culture is more reasonable.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to" roots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education;" roots "in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roots "in the broad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智慧型学校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依托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学校改进的行动研究”(编号:12YJA880057)
【分类号】:G759.2;G122
【正文快照】: 一个民族的教育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长期以来,如何切实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现代教育价值也是民族教育积极努力的方向。让“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相互汲取营养,双双茁壮成长不仅是一种价值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倪胜利;张诗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许可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类型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3 李姗泽;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论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2期

4 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王鉴;;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蔡淑兰;;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困境与出路——兼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7 钱民辉;;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8 刘茜;邱远;;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学坤;;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误读的概念[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闫爱敏;;注重生态文化构建和谐校园[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李润桃;;古代汉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张金磊;;本质、内涵、路向:高职教育文化发展三个基点[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孙珂;;英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11期

6 刘贵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生态合理性”的确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7 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8 胡钦晓;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9 张金福,薛天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10 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培娟;;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凯里舟溪镇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冀文秀;;让草原文化走近青少年[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7 卓么措;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涯;电子媒介传播与嘉绒“达尔尕”口承教育的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陈;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与变革[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广昌;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晨;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云潇;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双悦;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视域下的大学自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汪丽娜;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冯琦翔;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冠生;;“人们现在有一种需要”——费孝通教授近读访谈[J];博览群书;1998年03期

2 果红;课程改革向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素质提出挑战[J];成人教育;2004年02期

3 涂端午;;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分类研究——从理论到经验[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6期

4 冯生尧,李子建;教师文化的表现、成因与意义[J];教育导刊;2002年07期

5 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6 王鉴;;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7 王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J];民族研究;2003年06期

8 雷家彬;;分类学与类型学:国外高校分类研究的两种范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王鉴;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政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瑶山民族教育现状与发展浅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房灵敏;江卫华;李银玲;;西藏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3 李德修;同心县大力发展民族教育[J];中国穆斯林;1989年03期

4 李森;双语制与民族教育[J];语言与翻译;1990年02期

5 周朱流;;西藏民族教育的调查报告[J];中国藏学;1990年04期

6 黄汉江;马尚云;;关于民族教育发生学的探讨[J];民族论坛;1990年04期

7 杨崇龙;;云南民族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问题[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8 杜正模;对融水民族教育综合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孟立军;论民族教育的自主发展与重点扶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余梓东;邓小平同志民族教育思想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文达;;论毛泽东关于民族教育的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倪胜利;;民族教育政策应关注民族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奇甜;;不可忽视民族教育的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4 刘文生;陈永芬;;发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5 王红梅;;论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模式[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李彦福;;雷沛鸿教育思想与广西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蕊;;贵州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透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晓文;李锦;;四川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罗家俊;;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是根本[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王玉书;;略论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廷华;关于贵州民族教育的认识[N];贵州民族报;2005年

2 唐永生;奋力推进民族教育新跨越[N];甘孜日报(汉文);2005年

3 记者 靳春华;加大民族教育投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N];贵州政协报;2005年

4 ;加大民族教育投入 促进民族教育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4年

5 记者 许鹤;巩固“普九”成果 发展民族教育[N];吉林日报;2000年

6 ;发展民族教育要着眼于长远[N];吉林日报;2001年

7 魏胜利;关注民族教育:成绩显著 困难并存 前景喜人[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记者 吴可心;巴林右旗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N];赤峰日报;2006年

9 市民委科教科;我市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10 刘生梅 马亮;民族教育花正艳[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王维;践行渐进西藏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朱远来;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军;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丽萍;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穆丹萍;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教育探析(1907年—1949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袁春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赵雁丽;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超;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民族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海朝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京泽;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现实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张颖;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1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401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