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维吾尔家庭教育调查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家庭教育 维吾尔族 家庭文化 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状况调研,发现其存在基本条件不够好、家庭教养方式欠佳、家庭教育期望值太高和缺乏亲子沟通等问题。提出注重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家长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尊重并客观地评价孩子、积极改善亲子关系、充分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发挥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等建议和对策。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Uygur family education in Zepu County, Kashi County, Xinjiang,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basic conditions are not good enough and the family upbringing style is not good enough. Family education expectations are too high and lack of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issues. It is proposed to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parents' own cultural quality, parents should set an example for their children, respect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children, and actively improve parent-child relatio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school to family education, create a learning family and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various soci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other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基金西部项目“新疆稳定政策研究”(09XZZ008)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构建具有一定民族文化背景。而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中年长者有意识地、自觉地以一定的社会要求为准绳,借助言传身教的形式,向子女进行教育的行为。维吾尔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其家庭教育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艳芳;;浅谈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新思路——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09年22期
2 王鉴;;教育民族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3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4 阿地力·阿帕尔;;新疆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太;;大学新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J];才智;2010年22期
2 王根顺;周晓玉;;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史简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3 李官;张婷婷;;论民族与文化的关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4 刘刚;;乡土课程资源中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开发实践——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民族中小学校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刘刚;;新疆中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述略[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王国超;;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调查——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7 王阳春;;养成教育与体育专业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9期
8 吴玫;;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机制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王毅;倪胜利;;藏族人类起源传说的教育人类学阐释[J];中国藏学;2009年04期
10 王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施雨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教育回应[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刘新利;;试论全球化时代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9 唐凤英;;高校民语班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传播图景——一个汉族老师在两个民语班英语课堂的教育民族志[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6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褚凤英;活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从我国城乡差异看音乐教育公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代军;大连开发区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调研及应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游荔密;高教版与语文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第一册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饶晓;90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月燕;土楼文化及其教育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晋丹;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特点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策略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7 马慧燕;大学生完美主义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新坚;勐海县勐混镇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归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攀攀;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何佩群;藏族小学英语教育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萍,杨丽珠;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2 李复新,瞿葆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3 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林磊,董奇,,陶沙,曾琦;母亲教育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4期
6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4期
7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8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9 石绍华,郑钢,唐洪,张梅玲;育儿风格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10 崔哲,张建新;中学生家庭教养模式及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阿地力.阿帕尔;维吾尔乡村传统教育与乡村现代化进程[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国元;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及其对女童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李盈;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3 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阿力甫·热介甫;关于家庭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杨宣筑;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J];中国妇运;2004年11期
6 杨湘红;家庭教育之误区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7 常万新;家庭教育投资的误区与对策探析[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8 田锋;适应形势发展 做好四个转变[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S1期
9 彭睿;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10 秦筱萌,李贤军;重视在青少年影视时尚追逐过程中的家庭教育[J];教书育人;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卿;;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2 初源芳;;第一讲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初源芳;;第二十三讲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黄明科;;谈谈对老年人的家庭教育[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老年知识分子的生命质量座谈会论文集[C];2002年
5 秦慕萍;汪蝉娟;刘援;;构建家校合一的家庭教育工作和谐平台[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肖承凯;邱厚明;;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邓德桦;;家庭教育思考与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世界;;临夏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高原;张占友;王泉;;关于家庭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钱永发;;家庭教育的认识、认清及务必做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黄晴宜;创新发展家庭教育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妇女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若葵;家庭教育“十五”规划总结会召开[N];中国妇女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孙敏 实习生 颜琴;家庭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N];桂林日报;2006年
4 冯舒玲 实习生 范杉珊;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落户我区[N];宁夏日报;2007年
5 记者 陈娟;云南家庭教育讲师团促进家庭和谐[N];人民日报;2006年
6 李建平;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总结表彰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鑫 实习生 白玲;我省家庭教育网络学校本月下旬开通[N];陕西日报;2006年
8 李丽;家庭教育的作用[N];铁岭日报;2006年
9 记者 唐龙 赵秉瑜;延安市家庭教育网络学校启动[N];延安日报;2006年
10 徐丹;齐抓共管 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N];驻马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培;傈僳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尤廷兰;景颇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海燕;中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单璐;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运宏;从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思考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黎丽娟;城市化进程中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卫东;“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学校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鲁英;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0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45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