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儿童早期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困境及其关键点

发布时间:2018-01-21 20:20

  本文关键词: 媒介素养 家庭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儿童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必然要求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家庭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之一。当前儿童早期家庭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存在群体无意识、指导无力等现实困境和认识误区。为改变这一现状,家庭媒介素养教育需坚持以媒介促进儿童个体社会化为核心价值;以积极的建构主义方式为基本态度;以媒介接触习惯的养成为教育主线;以提高家庭整体媒介素养水平为主旨,才能切实提高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效,促进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mass media is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amily is one of the main bodie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family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media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s the core value; Take the positive constructivism as the basic attitude; T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habit of media contact as the main line of education; Only by improving the overall media literacy level of family can w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amily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edia literacy.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奕阳教育研究院的资助
【分类号】:G206-4;G78
【正文快照】: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大众传媒迅速普及和盛行,使得现代生活似乎进入了一个“众媒狂欢”和“泛媒体”的时代。除去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广播等媒体之外,各类新式媒体不断翻新和涌现,散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们在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波;;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发展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卢锋;张舒予;;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瑞妮·霍布斯;徐雯;;媒介素养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1期

4 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年04期

5 陈一;;从高歌猛进到理性反思——近年国内媒介素养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08年08期

6 周大勇;王秀艳;;“超媒介传播”视阈下青少年成长问题透视——兼论实行媒介素养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李树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缘由、实质与误区[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4期

8 罗树范;;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J];新闻实践;2011年08期

9 蔡骐;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J];现代传播;2002年01期

10 黄会林;杨越明;董宁宁;崔莉;张雨茗;李晓燕;;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权;;试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扬州大学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周志平;;浅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编辑;2009年05期

3 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年02期

4 米莉;;浅析媒介生态学视野下新闻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2009年12期

5 高丽;;电视文化对青少年婚恋观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赵广香;郭广春;;近年来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汪潇;桂世河;;媒介素养教育与现代传播生态重建[J];当代传播;2008年05期

9 胡智锋;张欣;杨洪涛;肖贝荻;王静;谢寒;高嵩;周文婧;罗凯;王锐东;;2009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0年03期

10 徐永贵;刘成新;邹建梅;;远程学习者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卢隽婷;;草根vs精英:香港传媒教育刊物如何建构媒介素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3 李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倪琳;;中国小学媒介素养调查及课程实施策略——一份来自上海的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蒙晓阳;李华;;大字报和网络暴力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民主法治在传受互动中共生[A];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C];2011年

7 李圆圆;;信息安全价值惯习场域决定信息安全行为[A];档案管理与利用——方法 技术 实践[C];2013年

8 李建新;王萍;;蒋荫恩的新闻教育理念与实践[A];新闻学论集(第30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崔清活;中英传播学教育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5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6 袁智忠;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周大勇;“超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新闻文学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2年

8 梁艳;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津池;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晓敏;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文;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琳;基于共生效应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田慧;北京市学龄期农民工随迁子女媒介素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康彦姝;加拿大中小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托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莎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媒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婷;全媒体时代公民的媒介素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马琨;乌鲁木齐市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苏璇;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阳富;;论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袁良智;对“民族化”的界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制度化和规范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4 张学波;国际媒体教育发展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秦学智;;帕金翰“超越保护主义”媒介教育观点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6 崔景贵;文化学视野中的我国心理教育本土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7 朱旭东;教育学视野中的学术规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8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骆风;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学[J];百科知识;1994年08期

10 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达红;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伟国;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D];兰州大学;2006年

3 谢小红;1815-1949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萍;柳云飞;邹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解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1期

2 张良君;赵新云;;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J];新闻爱好者;2006年04期

3 陆文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微[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陆文泽;;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2期

5 杜忠锋;;对我国大学生优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今传媒;2006年08期

6 胡辉平;;传播偏见与媒介素养教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钟伟珍;;试论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怀武;王生玉;;试论媒介素养教育体制的构建[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5期

9 柳敏;;海峡两岸媒介素养教育之比较与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常怿;;浅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亚平;;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媒介素养教育探析[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2 张玲;;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媒体院校蓬勃发展的新理念[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莉;;论中西方媒介素养教育[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宋晓阳;;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现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谢小红;;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非自觉状态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李永健;李萍;;“博客”建构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谢静;陈俊美;;共意建构: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动员与组织——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曾娇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之探讨——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小看媒体”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张冠文;;信息时代青少年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陈尚秋;;精英化的理念 世俗化的实践——刍议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保卫;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何村 耿文静 何村为;农村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任重道远[N];中华新闻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俞水;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张淑华;让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N];郑州日报;2009年

5 冯恩大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文科 赵莉 浙江传媒学院;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吴重生;全国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在浙江成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8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李先锋 董小玉;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周韵曦;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被忽视的基础教育[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佘绍敏;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晓敏;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怿;大众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D];湘潭大学;2008年

2 黄丽;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动因与实现形式[D];湘潭大学;2008年

3 邹鹰;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雅灵;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瑞静;发达国家及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刘赞;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范式[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焦红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康强;中国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困境和出路[D];湘潭大学;2009年

9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彩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成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45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