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基于个体企业的微观视角
本文选题:新生代 + 农民工 ; 参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19期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登场是工业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型,产业工人向知识型工人蜕变的变革时期,随着后人口红利时代的到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与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个体企业的微观视角出发,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方面的特点,分析了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对应的"突围"策略,最后从培训过程的视角分析了新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o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workers to the knowledge-based workers.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post-demographic dividend era, 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will be strengthened.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kill and quality of the employees.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raining,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enterprises in the training work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breakthrough" strategies.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ining proces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in the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山东大学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
【分类号】:F323.6;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莉;安宇;;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葛晓萍;黄彩英;;从心理需求角度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J];成人教育;2011年04期
3 康红梅;杨文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网络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11期
4 侯涛;金鑫;;多媒体视频教学在企业技术工人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2期
5 龚丽娜;;手机移动学习: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新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王学红;;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机制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2年06期
7 朱美芬;陈晓玲;周志俊;孙东红;王鹤壮;刘宏凯;张路妹;林一;何永华;;参与式培训对焊接工人改善工作环境的促进作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3年01期
8 梁帅;陈明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3年08期
9 曹成刚;杨正强;;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1期
10 李斌;刘俊英;王硕;;微信培训学习运营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莉;安宇;;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林爱清;;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3 张军辉;;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李娟;;新媒体及其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年18期
5 邓香莲;;新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特征[J];编辑学刊;2011年02期
6 郑亚鹏;;探析新媒体语境下娱乐节目的发展[J];编辑之友;2012年02期
7 李彦;;网络视频著作权刍议[J];今传媒;2007年12期
8 霍立峰;;新媒体冲击下的行业报发展之路[J];今传媒;2010年10期
9 胡波;;浅谈突发事件的新媒体传播[J];今传媒;2010年12期
10 杨琦;;“播客”的传播学解读[J];今传媒;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状振;;中国IPTV产业发展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文凤;;新型媒体,政府治理工具的新选择[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静静;吴月娥;;新媒体是科技传播的“双刃剑”[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伊川;高萍;;80后员工的个性特征及管理策略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靳共元;吴青荣;;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申萍;孙健;;基于系统动力学视阈的新媒体背景下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机制探究[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赵多佳;;新媒体与受众[A];新媒体:竞合与共赢[C];2007年
8 徐珂;胡明浩;;新媒体与档案文化传播研究[A];建设与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论文集[C];2014年
9 蒋贵洋;;新媒体在“路跑”赛事中的运用[A];2014全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黄炜;构建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政策体系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7 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董世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伯葵;危机管理中我国新媒体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健;新媒体时代普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爱华;媒体融合时代的期刊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阳佳;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期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翼;潮流服饰品牌的发展与传播[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宫礼;新媒体格局下的报业新闻生产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刘为龙;手机广告的媒介应用与设计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8 张璇;新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9 王尔曼;新媒体艺术在科普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10 柯江锋;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黄瑞玲;安二中;;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现存问题剖析及改革路径——以江苏沿江8市1516位农民工的调查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3 张红雨;;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5期
4 刘晖;;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J];传媒;2009年10期
5 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谌新民;;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有赖政府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J];中国人才;2010年05期
7 李彦敏;王晓东;;成人教育的新方式:基于SMS的移动学习[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8 葛晓萍;郭金峰;范晓斌;;对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0年08期
9 康红梅;杨文健;孙友然;;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培训[J];成人教育;2010年10期
10 唐踔;;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N];工人日报;2010年
2 ;[N];人民日报;2010年
3 陈藻;[N];农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贺峰;中国情境下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建构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国松;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J];生意通;2010年04期
2 张铁军;孟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新东方;2010年02期
3 孙瑞灼;;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05期
4 杨箴立;;浅论“新生代农民工”及其人文综合素质的培训[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5期
5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在何方[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05期
6 张远秀;孔利;;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看民工荒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7 张立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途径分析[J];市场论坛;2010年04期
8 李茜;;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的自身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9 刘哲;刘静;;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建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7期
10 吴兴国;丁国峰;;意识、方式、能力:新生代农民工权利实现的影响因子——基于农民工主体的视角[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颜敏丹;“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观接近大学生[N];台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田新元;“新生代农民工”心在哪里安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于建嵘;用制度建设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进城[N];东方早报;2010年
4 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秘书长、省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蔡树峰;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N];河南日报;2010年
5 ;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城市化取向[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海涛 王腾飞 李丽颖;让新生代农民工跨越城乡鸿沟[N];农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新生代农民工最需要保障与身份认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本报财经评论员 刘伟;“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政策视野[N];深圳商报;2010年
9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系副主任 高帆;当“新生代农民工”渐成务工主体[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何宗渝 黄深钢 雷敏;新生代农民工也给中国带来新机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6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柳延恒;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忠霞;新生代农民工休闲生活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肖亚鑫;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连圣;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协调压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田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及融入路径探讨[D];兰州大学;2011年
7 牟增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耿昕;社会排斥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时艳敏;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敏;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缺失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5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73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