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融合与创生:随班就读的效能实现

发布时间:2018-06-17 02:27

  本文选题:随班就读 + 效能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02期


【摘要】: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之一,其效能及其实现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主题。本文认为,促进随班就读效能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最终通过个人潜能的发展与对社会的适应达成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形成专业共同体,密切协作,共同发展;推动学校形成民主、平等、包容、尊重、共享的文化,增进学校应对多元教育需求的能力;向社会大众传达融合性文化。
[Abstract]:Studying in class is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s efficiency and realization is an urgent topic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e believe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class schooling can be achiev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 promote the mutual support and common growth of special children and ordinary children, Ultimatel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otential and adaptation to society, the quality of life is improved; teachers are promoted to form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cooperate closely and develop together; and schools are promoted to form a culture of democracy, equality, inclusiveness, respect and sharing.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chools to meet the needs of multiple education; to communicate the culture of integration to the public.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特殊儿童生涯发展的整合性支持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3YJA880062) 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融合导向的特殊教育复合型师资培养与培训改革”(教师司[2013]13号) 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特殊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渝教高【2010】66号)
【分类号】:G76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岩华;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2 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4期

3 陈云英;全纳教育的元型[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4 陈荣弟;;共享成果 勾画蓝图——全国智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研讨会综述[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12期

5 朱佳妮,姚莉萍,陈超翰;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学校范围内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6 ;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持续发展——山东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7 吴永玲;;研教结合 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8 叶立言;杜木桥乡聋童随班就读前期工作的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9 黄佩泉;;规范随班就读管理的几点做法[J];现代特殊教育;1999年07期

10 徐兴龙;;面向全体学生推进素质教育——我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付莉;;创造条件 回归主流——浅谈随班就读聋儿的幼小衔接[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蓉;;特殊教育中的随班就读教育[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苏秀玲;;全纳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8 李红菊;梁海萍;;随班就读与特殊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比较[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慧敏;;健听儿家长对聋健合一教育的态度问卷调查与分析[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盲校多重残疾视障学生的教育研究”课题组;韩萍;李庆忠;郭利英;高文军;谌静;;盲校多重残疾视障学生的教育研究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残疾儿童就学不再有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荣肖磊 仝静海;特教学校期待更多支持[N];河北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笑梅;明年残疾孩子也有机会上普通学校[N];辽宁日报;2011年

4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5 记者 刘昊;各区县明年都将拥有特教学校[N];北京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正元;北京明年所有区县都将开设特教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林泽全;为残疾少儿撑起一片蓝天[N];自贡日报;2005年

8 见习记者 刘佳;同在蓝天下 共享阳光暖[N];天津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董少校;上海半数残障学生随班就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刘磊;新津残疾儿随班就读可自选老师和伙伴[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慧丽;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胜;随班就读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3 朱莉莉;小学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家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智芝;小学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识字成就测验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徐银秀;小学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阅读成就测验编制及题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凌东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吴筱雅;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仲建维;为了所有人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轶;听障学生随班就读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29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029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