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定性研究
本文选题:残疾大学生 + 支援体系 ; 参考:《残疾人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本文以在读的残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分析韩国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残疾大学生认为,韩国融合教育有"提供残疾学生陪护人员"、"设有残疾人活动支援中心"、"挑战各种经验"、"努力解决矛盾"等优势,在教育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困难包括"学习能力局限"、"身体局限"、"交往局限"、"支援体系不完善"和"融合教育认识不足"等。为了让韩国残疾大学生"接受有成效的融合教育"和"稳定适应大学生活",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大学内应建立支援在校残疾大学生独立生活的组织,明确规定残疾学生的学习权、获得权和参与权等;其次,实施持续性、开放性的残疾认知与融合教育计划,综合改善大学内非残疾学生的残疾认知模式;最后,运营多边合作组织,提高残疾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形成规划。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believe that Korea's inclusive edu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support personnel for disabled students", "setting up a support center for disabled people's activities", "challenging various experiences", "trying to resolve contradictions," and so on. The main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clude "learning ability limitation", "physical limitation", "communication limitation", "imperfect support system" and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able Korea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o "receive effective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stabilize and adapt to university lif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irst,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set up within the university to support the independent living of disabled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ight to study, acquisi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re clearly defined. Second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ed and open disability cognition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program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disability cognitive model of non-disable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inally, Operate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 self-awareness and plan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作者单位】: 湖南神学大学;朝鲜大学公共管理与福利学院;首尔大学;
【分类号】:G769.3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昕畅;;从“平等”的概念分析香港融合教育发展中的利与弊[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2 达理;;融合教育国际论坛在宁波举行[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3 徐胜;特殊幼儿融合教育个案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7期
4 季兰芬;聋儿在融合教育活动中的情况调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01期
5 曹漱芹;;概观德国不来梅州学前融合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5期
6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陈端阳;;实践“融合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10期
8 刘春玲;;孤残儿童融合教育的模式与对策[J];社会福利;2009年09期
9 闫燕;邓猛;汪斯斯;;印度融合教育的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4期
10 熊絮茸;邓猛;;融合教育的宽容脉络及其现代性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江巧月;;健聋合一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江巧月;;健聋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春惠;李秀峰;党传升;;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研究基础与调研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春惠;李秀峰;党传升;;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调查与研究[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解艳华;一位特殊孩子妈妈的“融合教育”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朱良骏 万仁辉 温现青;福田: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样的蓝天[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邓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融合教育的理论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早期融合教育: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卢彬;“融合教育”突破“歧视樊篱”[N];南宁日报;2010年
6 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融合教育: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 顾定倩;融合教育不能靠普校单打独斗[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记者 麦凤庄;佛山首次研讨“融合教育”[N];佛山日报;2012年
9 杨桦;让他们通过融合教育融入社会[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发展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倩;香港南亚裔学童学中文现状考察[D];暨南大学;2014年
2 刘可欣;澳门政府在中学推进融合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3 屈慧欣;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高黎阳;融合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调整对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影响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彭婷;对美国职前普通小学教师对融合教育所持态度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兵杰;社会工作介入学前融合教育初探[D];郑州大学;2012年
7 张国栋;质量评价视角下学前融合教育现状的跨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凤金;协同教学在美国融合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龙兰思;澳门教师对听觉障碍学生融合教育的态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焦庆娜;个案工作行为治疗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0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03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