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应对策略探析——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
[Abstract]:Although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separ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students leads to the lack of learners' emotion. How to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emo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by distance educators. Based on the reasons of the lack of emo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Unicom to construct a new learning model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content with emotion as the goal of education, and adopts the teaching mode of curtain 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such methods and measures as creating humanized network courses and constructing distance learning communities can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emo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G7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2 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3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4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与知识建构的关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8期
5 谢英军;;远程教育中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花;;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对远程学习者进行情感支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姚勇;;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交互的因素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3 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3期
4 张仙;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张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6 王陆;张敏霞;;一种改进的基于教师凝聚子群的远程合作学习圈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梁银英;王海燕;张正军;;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8 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9 田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6期
10 王密;;从信息网到社会网的转变看网络文化的特点及教育意义[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玉翠;雷敏;杨义先;;基于Web2.0的学术博客环境的构建和关键技术[A];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桂林;经济行为与社会网络[D];上海大学;2011年
3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战杰;统一信息论视域中的学习及学习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查冲平;协同学习系统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雯;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建玲;校园网:教师成长的一片绿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樊德国;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联结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聪;高等特殊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杨莉;基于SNS的主题式协作学习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秀红;儿童虚拟社区及其互动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明颖;移动学习对象元数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慧仙;网络时代的学术交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艳;虚拟学习社区动力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云菲;小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基一;论远程教育中的交互[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4期
2 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1期
3 陈丽;远程教育中教学媒体的交互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7期
4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师生行为分析——一个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邱崇光;高安邦;;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新进展:关联主义[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范龙;论网络教学中的非实时交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刘黄玲子,朱伶俐,陈义勤,黄荣怀;基于交互分析的协同知识建构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邓铸;文化分裂及对当代认知研究范型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西蒙斯;李萍;;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远;远程教育理论的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2 尹勇胜;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新疆经济建设服务[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安家骏;实施远程教育扶贫的可行性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0年06期
4 张振宇;虚拟现实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赖德生,杨纪生,邵迪玲;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3期
6 张秀梅,杨改学;中国远程教育:一种现代性的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7 刘海洋,李哲英;信息网络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通信;2001年19期
8 张德明;论远程教育发展与质量的若干关系[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9 郎青;民族院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吴敏豪;远程教育学习方法摭谈[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东;严倩;;中国“村村通”工程和远程教育[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梅龙宝;彭斌;张生花;;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竞争优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晓滨;;基于WEB的远程教育中搜索的研究与实现[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潘思明;;规范科研管理,促进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5 殷珞得;;中国卫星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在西部学校中的应用[A];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少刚;;远程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助推器[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7 曹菡;惠晓钟;;远程教育虚拟校园的建立和实现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傅长进;;远程教育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机遇及挑战[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欧阳楷;贾文艳;邵颉;李莹;杨艳华;;计算机实验——远程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向[A];首届全国医疗器械学术与产业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闯;远程教育乐坏农家娃[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李铮;抓好远程教育 促进农村发展[N];河南日报;2005年
3 汤丽玲 裴Oz胜 雷勇;姑塘镇远程教育办得好[N];九江日报;2005年
4 ;NGN:远程教育跃变的新契机[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李江成;发挥好远程教育的作用[N];威海日报;2005年
6 记者 姜澎;中国成为远程教育内容输出国[N];文汇报;2008年
7 记者 曹继军;我国开放和远程教育找到国际标尺[N];光明日报;2008年
8 熊礼富;全力服务远程教育站点[N];毕节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高赛;远程教育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徐榕蔚;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工作[N];威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章维;基于多Agent的数据广播信息平台研究及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Donart Ngarambe;LoColms远程教育系统——通过本地PSTN提升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的研究与创新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8 孟昭鹏;适合协同学习环境的网络服务质量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孟安波;基于多智能体的e-Education系统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沛东;农村教师培训中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莫志勇;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二次开发——教务管理平台[D];吉林大学;2004年
3 陈斌;XML同步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高培文;远程教育留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卢语丹;远程教育中基于JAVA与CORBA的构件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7 詹涛;远程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3年
8 魏景光;应用J2EE技术构建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支撑系统[D];吉林大学;2004年
9 赵刚;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及支撑系统的实现和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沈海燕;基于MVC模型远程教育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57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25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