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职业是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控制和释放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就会产生,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不仅影响教师自己的生活质量与幸福人生,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重要组成部分的聋校教师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普通存在。为此,探讨聋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分析影响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对加强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对351名聋校教师进行问卷测查,另对16名聋校教师进行访谈,经数据整理、访谈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探讨了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的影响关系,分析了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在各因素上的差异;最后,针对性提出缓解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综合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聋校教师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九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背景、每周不同课时、结婚与否、是否班主任、是否担任其他职位、不同学历、不同省市、不同压力等级的聋校教师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的聋校教师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聋校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不严重,而情绪衰竭程度比较高,人格解体倾向和低个人成就感程度都不高,同时有24.5%的聋校教师情绪衰竭比较严重,10.0%的聋校教师人格解体比较严重,有12.8%的聋校教师的成就感处于偏下水平;是否担任其他职务、每周不同课时数、不同教龄、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省市、不同压力等级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不同专业背景、是否结婚、是否班主任、不同年龄段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人格解体与心理健康九个因子的相关最高;聋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三者对心理健康都有正向预测作用,联合解释变异量为34.8%,其中以人格解体最具预测力,其单独解释率为30.6%。
【关键词】:特教教师 聋校教师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SCL-90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绪论12-15
- 1 选题缘由12-13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3 核心概念界定14-15
- 3.1 特殊教育教师14
- 3.2 聋校教师14
- 3.3 职业倦怠14
- 3.4 心理健康14-15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5-35
- 1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15-26
- 1.1 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及表现15-16
- 1.2 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16-17
- 1.3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危害17
- 1.4 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17-19
- 1.5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19-25
- 1.6 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的研究25-26
- 2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26-32
- 2.1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6-28
- 2.2 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简述28-29
- 2.3 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相关研究29-32
- 3 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32-35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方法35-39
- 1 研究架构35
- 2 研究方法35-36
- 3 研究工具36
- 4 研究样本36-39
- 4.1 问卷调查样本36-38
- 4.2 访谈样本38-39
- 第三章 研究结果39-65
- 1 聋校教师职业倦态39-47
- 1.1 职业倦怠现状整体描述39
- 1.2 性别差异39-40
- 1.3 不同专业背景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差异40
- 1.4 未婚与已婚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差异40
- 1.5 每周课时不同差异40-41
- 1.6 是否班主任差异41
- 1.7 是否担任其他职务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差异41-42
- 1.8 各年龄段聋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42
- 1.9 不同教龄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差异42-44
- 1.10 不同职称差异44
- 1.11 不同学历差异44-45
- 1.12 不同省市差异45-46
- 1.13 不同压力等级差异46-47
- 2 聋校教师心理健康47-61
- 2.1 心理健康的阳性检出状况47-48
- 2.2 聋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48
- 2.3 不同性别差异48-49
- 2.4 不同专业背景差异49-50
- 2.5 是否结婚差异50
- 2.6 每周课时不同差异50-51
- 2.7 是否班主任差异51-52
- 2.8 是否担任其他职务差异52
- 2.9 不同年龄段差异52-54
- 2.10 不同教龄差异54-55
- 2.11 不同职称差异55-56
- 2.12 不同学历差异56
- 2.13 不同省市差异56-60
- 2.14 不同压力等级差异60-61
- 3 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61-62
- 4 回归分析结果62
- 5 访谈结果62-65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65-78
- 1 聋校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65-66
- 2 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66
- 3 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66-73
- 3.1 性别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67
- 3.2 专业背景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67-68
- 3.3 是否结婚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68
- 3.4 课时量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68
- 3.5 是否担任班主任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68-69
- 3.6 是否担任其他职务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69
- 3.7 年龄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69-70
- 3.8 教龄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70
- 3.9 职称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70-71
- 3.10 学历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71-72
- 3.11 不同省市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72-73
- 3.12 不同压力等级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73
- 4 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73-74
- 5 缓解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及提高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74-78
- 5.1 社会层面75
- 5.2 学校层面75-76
- 5.3 个人层面76-78
- 第五章 本研究的局限及改进之处78-80
- 1 样本上的局限78
- 2 工具上的局限78
- 3 研究设计上的局限78-79
- 4 具体实施上的局限79-80
- 结论80-82
- 1 聋校教师职业倦怠80
- 2 聋校教师心理健康80-81
- 3 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论81-82
- 参考文献82-88
- 附录一:聋校教师基本信息、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测试问卷88-93
- 附录二:聋校教师访谈提纲93-9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等情况94-95
- 致谢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淑芳;;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及其应对策略[J];教师;2011年24期
2 张存江;肖金凤;;专业发展:职校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引擎[J];学校管理;2011年04期
3 解晓莉;;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J];文教资料;2011年23期
4 祝慧颖;凌灵;;浅析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5 梅建青;;聋校“研究性学习”有效性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许冬云;;聋校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7 陈莹;孙鹤娟;;教育转型期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哲学解答[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8 李飞;;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略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赵俊卿;;聋校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10 程云涛;;浅谈聋校初中数学的激励性学习评价[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宏玲;;吉林市第二十七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文英;;对聋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刘维良;马庆霞;;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贾世超;龚少英;;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生秀;;浅谈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6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徐斌;;从课堂语言透视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欧秋月;;谈在聋校自然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黄成;;教师职业承诺对教师压力与教师倦怠的调节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文兵;;运用心理训练,降低教师职业倦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骞 通讯员 赵陟;无声世界的爱心使者[N];长江日报;2005年
2 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 姬爱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点思考[N];新乡日报;2010年
3 张红;突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英山县杨柳中学 刘卫星;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提升幸福生活指数[N];黄冈日报;2011年
5 薄祥申;警惕:教师职业倦怠[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辽宁省新民市特殊教育学校 孙晓颖;聋校美术课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徐德明;用积极的文化消减教师职业倦怠[N];天津教育报;2010年
8 李耐军;多媒体技术对聋校课程改革的促进[N];莱芜日报;2010年
9 毕节地区盲聋哑学校 赵珊;浅析聋校语文课堂语言的使用问题[N];毕节日报;2009年
10 新华社记者 南婷 任元俊;从鲜为人知到社会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朝坤;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2 李秀玉;准离职期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姚尚满;山西医科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和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姝绘;成都市80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常素庆;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谢树青;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梅;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建宁;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调适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杨颖;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郭明慧;心理资本、工作内容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