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0:02
本文关键词:智障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智障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由于智障儿童特有的特点,智障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正常教育,它有自己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补偿缺陷的任务。本文重点探寻适合于智障儿童的美术教育理论,根据智障儿童的特点探索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方法,使智障儿童将来能更好的适应在社会中的生活,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具有重要的教育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障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智障儿童在平时生活中的一些表现,然后分析了美术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智障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有关理论和智障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研读国内外智障儿童教育的发展理念,从审美教育,康复训练,思想品德,世界观的发展,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说明了美术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审美教育可以培养智障儿童对美的认识判断、想象创造,可以引导智障儿童的感觉和从各个方面感受美的东西。康复训练在物理认知,行为或情绪方面给予智障儿童很大的帮助。用美术治疗帮助学生学习理解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有效地与别人沟通,促进心理康复。通过不同的智障儿童,要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康复训练,强化对大脑的刺激,可以使他们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协调合作。通过个人实践和集体活动,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品质培养价值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智障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以及促进他们独立、勤奋、勇敢的性格形成,还可以培养智障儿童的协作精神。美术教育对智障儿童世界观的树立有很大帮助。美术在视觉,,触觉等方面由于其是视觉的艺术,利用绘画作品的图像的生成进行感知力的提高,能给予智障儿童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视觉感知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弱智儿童的视觉感,听觉感知和行动,眼耳和身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美术具有发现问题和引导审美的作用,智障儿童在创作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 本文最后探讨适合于智障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教学方法。从智障儿童教育课程等方面阐述了弱智儿童艺术教育的策略,研究适合弱智儿童的美术材料、学科教材等,并用相关的案例进行充分的说明,分析每一种方案的可行性和作用。
【关键词】:智障儿童 美术教育 教育价值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64;G623.7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依据10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10
- 三、研究现状10-11
- 四、研究方法11-12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12-14
- 第一章 智障儿童的鉴定与特点14-18
- 1.1 智障儿童的鉴定方法14-15
- 1.2 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15-18
- 第二章 对智障儿童美术教育价值18-26
- 2.1 美术在智障教育中的补偿教育价值18-21
- 2.2 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智能发展21-23
- 2.3 生存发展价值23-26
- 第三章 研究智障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26-36
- 3.1 基于实践训练的美术教学方法26-30
- 3.1.1 个别指导法26-27
- 3.1.2 巩固练习法27-30
- 3.2 基于儿童感知的美术教学方法30-32
- 3.2.1 模仿记忆法30-32
- 3.3 基于语言信息传递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32-36
- 3.3.1 美术智能与音乐智能结合法32-36
- 第四章 对智障儿童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设想的探讨36-46
- 4.1 探讨适合智障儿童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36-43
- 4.1.1 课程中多媒体互动技术36-38
- 4.1.2 综合主题课38-40
- 4.1.3 生态导向课40-41
- 4.1.4 自主实践课41-43
- 4.2 分析适合智障儿童的美术教材43-46
- 结束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作品参加画展及发表论文情况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力平,王隽;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人民教育;2005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智障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