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研究
本文关键词: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入学准备是学前教育领域儿童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家庭作为支持入学准备的一个重要背景因素,对儿童的入学准备乃至整个人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成都两所不同性质幼儿园大班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了解家庭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认识,并在访谈结果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以考察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程度及不同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 1.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观念四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对入学准备认同度的高低顺序依次是:入学准备中的品质培养、入学准备的作用、提前准备、无入学准备论,且认同度普遍较高。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行为两大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程度高低顺序依次为:家庭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家庭自身准备。具体而言,各维度中子维度的程度高低顺序为:家庭帮助儿童做好学习品质准备、家庭帮助儿童做好语言发展准备、家庭帮助儿童做好社会性准备、家庭帮助儿童做好健康准备、家庭帮助儿童做好知识准备、家庭帮助儿童做好行为习惯准备、家庭环境准备、家庭教育能力准备。 2.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其入学准备观念和行为都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其入学准备观念及行为都处于较高水平。 3.子女是女孩的家庭对入学准备中品质培养,如独立性、责任态度就有较高重视,同样也在对女孩的行为习惯培养准备程度更深高。 4.不同家庭结构的家庭对入学准备的观念无显著差异。家庭结构完整的家庭比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家庭在儿童健康、知识、学习品质的准备程度高。 5.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观念和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提高家庭对入学准备的全面认识水平,有助于提高家庭入学准备行为。 针对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家庭在关注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同时,更需要做好自身的准备;(2)家庭需更多关注儿童行为习惯准备,均衡各领域准备;(3)学校应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幼小衔接工作,同时积极关注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不利条件的家庭。
【关键词】:入学准备 家庭准备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绪论9-12
- 一、研究背景9-11
-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11
- 三、研究意义11-12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12-22
- 一、对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内涵的说明12-13
- 二、入学准备的生态化取向研究13-17
- 三、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家庭因素17-19
- (一) 养育者特征17
- (二)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17-18
- (三) 父母教育实践18-19
- 四、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内容19-21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述21-22
-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22-37
- 一、相关变量操作定义22
- (一) 入学家庭准备22
- (二) 社会经济地位22
- 二、研究对象22-24
- 三、研究方法24-25
- (一) 文献法24
- (二) 访谈法24
- (三) 问卷调查法24-25
- 四、研究工具的编制25-36
- (一) 访谈结果的编码25-30
- (二) 基于访谈编码结果的研究工具的编制30-36
- 五、研究过程36-37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和分析37-56
- 一、家庭对入学准备观念的特点37-44
- (一) 家庭入学准备观念四维度的总体特点37-38
- (二) 家庭入学准备观念各题频数特点38-39
- (三) 不同背景变量的家庭在对入学准备观念上特点39-44
- (四) 结论小结44
- 二、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行为的特点44-55
- (一) 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行为维度的总体特点44-45
- (二) 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各题项频数特点分析45-48
- (三) 不同背景变量的家庭入学准备的特点48-54
- (四) 结论小结54-55
- 三、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观念与行为的相关关系55-56
- 第五部分 结果讨论及建议56-65
- 一、研究结果讨论56-61
- (一) 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总体特点56-58
- (二) 子女不同性别的家庭其入学准备特点58-59
- (三) 子女就读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家庭其入学准备特点59
- (四) 不同结构家庭的入学准备特点59-60
- (五)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其入学准备特点60-61
- 二、建议61-65
- (一) 对家庭的建议61-63
- (二) 对学校的建议63-65
- 第六部分 结语及研究反思65-67
- 一、结语65-66
- 二、研究反思66-67
- 参考文献67-72
- 附录72-77
- 致谢77-78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焱;;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孙蕾;邰宇;于涛;;优质家庭环境的特点:对高入学准备水平幼儿家长的访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于冬;;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周欣悦;谈中美家长参与教育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03年08期
6 盖笑松;刘坚;;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7 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8 孙蕾;吕正欣;;环境与儿童入学准备:国外儿童入学准备教育实践的生态化取向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何婷婷;王建梁;;切实提高弱势家庭幼儿入学准备水平:美国公立幼儿园项目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0 张向葵,孙蕾,李大维,盖笑松;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蕾;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晖;3—6岁儿童兴趣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邹扬;上海市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廖莎;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安瑞;2~3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邰宇;儿童入学准备研究进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儿童入学的家庭准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