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7:04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也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尤其以“三农问题最为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连续九年的“一号文件”均以“三农问题”为重,各地方政府在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大在农业方面的各项投入,出台了相应的鼓励生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措施,因此,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我国农民收入保持了年均6%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区域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状态仍有加剧的势头。因此,顺利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丰收则基础牢固,农民富裕则国家强盛,农村稳定则社会安宁,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依旧在农村当前,不管是决策层还是学术界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收入问题。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一半以上。山东省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收入区域差异的缩小对山东省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人均总收入从1978年的134.58元增长到2009年的8683.82元,鲁东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0000元,但是鲁西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刚刚超过6000元,区域间的收入差异较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不利于山东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的稳步建设,不利于山东省的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农民收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使用相应的计量工具,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山东省农民收入的整体水平、各区域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较落后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回顾了目前关于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其次,通过查阅历年年鉴和统计资料,对山东省农民整体的收入水平和各区域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行研究分析,提炼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造成区域收入差异的问题进行影响因素的探究;最后,对提高农民收入的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 第一,农村小学教育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抵消收入的增长。究其原因,计量分析的期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时期,那些只接受了小学教育的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和其他非经营收入的概率太小,因而多停留在农村和农业活动中,因此导致农业从业人口的平均人均收入的增量稀释和下降。如果依靠小学水平的农村从业人口,不论农村固定资产投入的强度有多大,都很难迅速提高农村收入水平。 第二,总的来说,中学教育对各地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这说明在目前,初中水平的农村人口仍是农村人力资本增量的主体。因而,在农村贯彻实行九年基础义务教育,确保完成至少初中的正规教育,这对于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在现阶段对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农村地区间的收入差异扩大的趋势,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扩大;而工资性收入的扩大,又与各地农村之间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有关;进一步地,这种非农就业机会的大小跟农民的教育状况相关。在详细考察农村地区收入差异和教育程度的差异之后,可以发现,农村基础义务教育对农村地区人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5;F323.8;F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导言9-13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9
-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9-11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1-13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13-19
- 2.1 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相关理论13-15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6
- 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16-19
- 第3章 山东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及演变19-33
- 3.1 山东省农民收入的整体水平及区域水平19-27
- 3.2 山东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及比例27-28
- 3.3 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演变趋势28-30
- 3.4 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聚类分析30-31
- 3.5 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比较31-33
- 第4章 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33-39
- 4.1 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33-34
- 4.2 城镇化水平34-35
- 4.3 农民工流动问题35-36
- 4.4 农产品供求关系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程度36-37
- 4.5 国家政策导向37-39
- 第5章 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受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分析39-57
- 5.1 人力资本与家庭负担39-40
- 5.2 十七地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聚类分析40-41
- 5.3 十七地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方面的差异41-43
- 5.4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43-54
- 5.5 分析结论54-57
- 第6章 缩小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57-61
- 6.1 其他省区的相关经验57-58
- 6.2 政策建议58-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7
- 发表论文情况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英姬;;韩国的新村运动[J];当代亚太;2006年06期
2 林洪涛;付兆刚;;国外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农民增收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6年03期
3 唐平;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差异研析[J];管理世界;1995年02期
4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5 黄祖辉,王敏,万广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6 吴蓓蓓;;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及因素分析[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7 韩文秀,尹艳林,冯建林;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83期
8 齐伟娜;;试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93期
9 张平;;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的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2年02期
10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