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5:28

  本文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平等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残疾儿童接受公平教育的形式——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作为实施随班就读的重要一环,聚焦了众多学者的目光,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来说,目前学术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给予系统的、整体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实际情况是,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迫切要求对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改进。本文在上述背景下,论证了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一般模式及理论基础,并从实践调查出发,深刻剖析了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目前取得的成绩、从构成要素的几个维度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改进对策。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改进的对策主要从整体支持策略和具体实施策略两大方面展开论述。其中整体支持对策包括社会支持策略(政策制度、舆论宣传)、学校支持策略(改善办学条件、明确办学理念)和课堂支持策略(创设物理环境、创设心理环境)。具体实施策略包括主体性策略(教师学习性策略、教师反思性策略、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主动参与策略、伙伴助学策略)和过程性策略(教学目标确定策略、教学内容调整策略、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教学组织形式优化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来研究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理论为依据,编制观察记录表和访谈提纲,以沈阳市开展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的小学为研究对象,多角度深入分析课堂现状,力求在真实反应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 随班就读 课堂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6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9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一)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8
  • (二)是促进随班就读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8
  • (三)是加快我国全纳教育实施进程的需要8-9
  • 二、研究意义9-11
  • (一)理论意义9-10
  • (二)实践意义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4
  • (二)国外研究现状14-15
  • (三)当前取得的成绩与不足15-16
  • 四、核心概念界定16-17
  • (一)智力障碍16
  • (二)智力障碍儿童16
  • (三)随班就读16
  • (四)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16-17
  • (五)课堂教学17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17-19
  • (一)研究思路17
  • (二)研究方法17-18
  • (三)突破之处18-19
  • 第二章 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理论概述19-26
  • 一、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内涵19-20
  • 二、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特点20-21
  • (一)课堂教学的大差异性和兼顾性20
  • (二)课堂教学的个别化和功能性20
  • (三)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20-21
  • 三、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21-23
  • (一)主体性要素21
  • (二)条件性要素21-22
  • (三)过程性要素22-23
  • 四、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23-24
  • (一)差异教学模式23
  • (二)合作教学模式23
  • (三)同伴学习模式23-24
  • 五、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24-26
  •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4
  • (二)多元智能理论24-25
  • (三)建构主义理论25-26
  • 第三章 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6-42
  • 一、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访谈26-36
  • (一)观察与访谈的目的26
  • (二)观察与访谈的过程26-28
  • (三)观察与访谈的结果28-36
  • 二、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取得的成绩36-37
  • (一)教师及普通生对随读生逐渐认同36
  • (二)课堂教学逐步适应随读生的需要36
  • (三)合作教学逐步开展36-37
  • 三、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37-39
  • (一)教师控制课堂现象较重37
  • (二)教学目标设定极端化37
  • (三)教学内容处理粗略37-38
  • (四)教学方法选择不合理38
  • (五)随读生课堂参与度不高38-39
  • (六)同伴学习模式不适当39
  • (七)教学评价标准单一39
  • 四、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影响因素分析39-42
  • (一)教师认知能力及知识结构39-40
  • (二)工作负担及时间的限制40
  • (三)教师评价制度的干扰40-41
  • (四)智障生身心发展水平41
  • (五)班级舆论及学习氛围41-42
  • 第四章 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改进策略42-51
  • 一、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改进的整体支持策略42-44
  • (一)社会支持策略42
  • (二)学校支持策略42-43
  • (三)课堂支持策略43-44
  • 二、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实施策略44-51
  • (一)主体性策略44-46
  • (二)过程性策略46-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56
  • 致谢56-58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2期

2 罗卫;胡学玲;;社区特殊幼儿随班就读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8期

3 王淑珍;;教学中如何兼顾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J];现代特殊教育;2006年01期

4 韩建丽;;加强随班就读管理 不断提高随班就读质量[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4期

5 王志强;申仁洪;;学前随班就读的困境与思考——基于某幼儿园个案的描述与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卿素兰;封志纯;;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7期

7 李锦炎;陆振华;;因人制宜,努力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8 展雷蕾;;常熟随班就读:用执着促普及 以创新求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5期

9 陈瑾;曾凡林;;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问题[J];基础教育;2011年04期

10 范丽欢;;浅谈随班就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有效课堂融合[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宝爱;;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辅助教学的探讨[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慧敏;;浅谈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问题[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君伟;刘丽峰;;随班就读教学现状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刘全礼;三大措施推进“随班就读”有效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苏婷;视障学生随班就读呼唤政策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晨 采访整理;完善特教随班就读保障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高毅哲 禹跃昆;随班就读不能一“随”了之[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周浩;特教生“随班就读”喜中有忧[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郭菊君;“随班就读”不是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灵丹[N];东莞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8 晓诺;上海中小学校向外籍学生开放[N];西部时报;2007年

9 记者 刘磊;新津残疾儿随班就读可自选老师和伙伴[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 董少校;上海半数残障学生随班就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须芝燕;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干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郝传萍;北京市随班就读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徐素琼;随班就读中社交技巧教学及成效的实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洋;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支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凌东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周玲玲;自主支持对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注意行为影响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雯;促进小学一年级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班级管理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7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