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1:00
本文关键词: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它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地区,这决定了其民族事务具有复杂、敏感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人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价值取向不断涌入,西方敌对势力借此机会,不断与我国境内的分裂势力相勾结,企图通过思想渗透、扭曲历史、暴力恐怖等多种手段挑拨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破坏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分裂我国和谐统一的局面。各民族的和睦共处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正确合理的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通过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从而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对策是论文研究的重点。研究方法上,论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结合中国民族团结历史与现状,研究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实践方法。论文首先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等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昌吉市民委、伊宁县民族团结创建办、伊宁县职业高中学校,以及乌鲁木齐胜利社区等地进行的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认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总体是比较有成效的,但还存在对民族团结教育及其重要性认识不清、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低且进展不平衡、社会组织及人员介入程度低、教育因缺乏创新而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缺乏专门人才、教育对象及范围狭窄单一等问题。因此,民族团结教育不能止步于已有的经验,而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创新,要将民族团结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从理论方法到具体的实施方式,都进行重新审视。通过进一步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适应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可行性教育方法的研究,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社区活动,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监督体系,润物细无声的运用网络影视等多种宣传方式,扩大教育范围,确保教育覆盖全社会成员等方法,将民族团结教育扎根实际。通过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得出,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稳定,不仅需要持续迅速的经济发展,更需要有坚定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这些都离不开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民族团结教育。一成不变、顽固守旧的思想教育模式不仅不能指导人民提高思想意识,反而会被时代所摒弃。
【关键词】:新疆 民族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5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序言8-16
-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8-9
- 1.1.1 选题的缘起8
- 1.1.2 选题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4-16
- 1.4.1 研究的重点14-15
- 1.4.2 研究的难点15
- 1.4.3 研究的创新点15-16
- 2 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理论概述16-27
- 2.1 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概念16-19
- 2.1.1 民族和民族问题16
- 2.1.2 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16-17
- 2.1.3 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17-18
- 2.1.4 多元文化教育18
- 2.1.5 民族团结教育18-19
- 2.2 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与理论基础19-22
- 2.2.1 政策基础19-20
- 2.2.2 理论基础20-22
- 2.3 民族团结教育的特点22-24
- 2.3.1 政治性22
- 2.3.2 敏感性22
- 2.3.3 复杂性22-23
- 2.3.4 艰巨性23
- 2.3.5 长期性23-24
- 2.4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24-27
- 2.4.1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5
- 2.4.2 有利于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意识25-26
- 2.4.3 有利于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26
- 2.4.4 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6-27
- 3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及问题27-38
- 3.1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概述27-31
- 3.1.1 教育的简要发展历程27-28
- 3.1.2 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形式28-29
- 3.1.3 教育的对象及范围29-30
- 3.1.4 教育的收效情况30-31
- 3.2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31-38
- 3.2.1 对民族团结教育及其重要性认识不清31-33
- 3.2.2 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低且进展不平衡33-34
- 3.2.3 社会组织及知名人士介入程度低34
- 3.2.4 教育因缺乏创新而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34-36
- 3.2.5 缺乏从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36
- 3.2.6 民族团结教育对象及范围狭窄单一36-38
- 4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38-51
- 4.1 对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创新思考38-40
- 4.1.1 进一步明确民族团结教育内涵38-39
- 4.1.2 加强“中华民族”理论知识构建39-40
- 4.1.3 加入符合时代性的具体内容40
- 4.2 对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思考40-43
- 4.2.1 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40-41
- 4.2.2 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社区活动41-42
- 4.2.3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监督体系42-43
- 4.3 对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创新思考43-46
- 4.3.1 灵活多样的讲授民族团结知识43-44
- 4.3.2 深化实践方式进行融情教育44-45
- 4.3.3 润物细无声的运用网络影视等多种宣传方式45
- 4.3.4 加强可行性教育方法的研究工作45-46
- 4.4 对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者的创新思考46-49
- 4.4.1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46-47
- 4.4.2 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水平47-48
- 4.4.3 发挥社会各界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48-49
- 4.5 对民族团结教育对象和范围的创新思考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4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 后记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房若愚;;新疆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J];新疆地方志;2006年02期
2 叶缤;;爱国主义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内容[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28279.html